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独臂骑兵将军周卓然:牺牲前一刻仍指挥战斗(图)

2015年06月30日 09:34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独臂骑兵将军周卓然:牺牲前一刻仍指挥战斗(图)

○人物简介

  周卓然(1904—1938),湖北钟祥人。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战区傅作义部骑兵第六军第七师少将师长。曾率部参加大同、包头、太原、五原等重大战役。1938年8月,奉命西进增援潼关战役,在风陵渡与日军遭遇,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

  1 考入黄埔学习毅然北上抗日

  提起周卓然,在灿若星辰的抗战群英榜上,也许算不得是将星闪耀的高光人物,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少之又少,太原市档案馆提供的资料,主要是一篇《誓死抗日的骑兵少将》,各种介绍他的文章也基本源于此文。

  但周卓然戎马一生直至沃血疆场的兵种很特别,是骑兵。

  骑兵,顾名思义是骑马作战军队,在漫长的人类战争史上,凭借机动能力和快速冲击力,成为陆战霸主。17世纪,红衣大炮初露峥嵘,19世纪,机枪等连射武器横扫一片,骑兵逐渐走向衰落,不再是战场“大杀器”。但由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回溯民国历史,骑兵在中国战场上居然仍占一席之地。

  周卓然,1904年春出生在汉江东岸的钟祥市丰乐镇。他的父亲经营“周恒兴”杂货店,生意兴隆,家境殷实,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生意人。周卓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开始觉得国家危难是外国列强及反动军阀所致,欲改变国家积弱,必先驱除强虏。周卓然毅然弃商从戎,这个决定,不只是周门之幸,亦为国家之幸,商界少了一个老板,国家添了一骠骁将。

  1925年秋,周卓然从一发小捎来的口信中得知,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在汉口招收学员,周卓然当即与新婚妻子李毓节商量报考。李毓节是宜城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焉能不懂丈夫报国心切,鼓励他出去闯一闯。在汉口,周卓然顺利通过考试,进入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学习。入军校,如鱼得水,文化和军事素质在骑兵科名列前茅。在校期间,还参加北伐战争,荣立战功受到嘉奖。

  北伐征战,大女儿出生,周卓然忙于南征北战,给大女儿取名“继南”,纪念他在广州参加北伐。从黄埔毕业时,正值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不断增兵东北,两军对垒,边关告急。周卓然毅然北上,于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六军第七师连长。

  2 指挥骑兵恶战连连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3年,长城抗战序幕揭开。周卓然义无返顾来到抗日前线跟随傅作义将军抗战杀敌,奉命率部由绥远出师东进,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全体官兵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牺牲精神英勇抵抗,周卓然在作战中负伤,被迫回后方养伤。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周卓然先后参加大同、包头、太原、五原等战役。由于对日作战勇敢,周卓然被提升为傅作义麾下骑兵第六军第七师少将师长。

  放眼抗战历史,士兵越打越少,战马连日损耗,撤番撤编是很多骑兵部队的走向。周卓然将军指挥的骑兵师,隶属傅作义部骑兵第六军,该军前身一部是西北军所属骑兵。1930年5月,西北军骑兵部队参加中原大战,兵败后西北军骑兵被蒋介石改编为骑兵第三师。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骑兵第三师改称为骑兵第七师。1937年10月,骑兵第七师与新编骑兵第四师合编为骑兵第六军,下辖骑兵第七师、新编骑兵第四师。此后该军在抗战中恶战连连,出于战局全盘考虑,骑兵第六军番号和所属部队两度被裁减。

  骑兵第六军的境况,其实也是那时中国骑兵的一出夕阳晚照。全面抗战前,国内尚能一战的骑兵军队,主要集中在东北军、晋绥军、西北马家军,南京国民政府的嫡系部队由广东发家,长期只控制华东五省和河南、湖北等地,大多水网密布或大山为阻,不好发展骑兵。蒋介石的中央军在骑兵方面基本毫无基础,有心整顿骑兵却缺兵少将,更重要的是中央军缺乏足量军马。民国初年,据估计中国只有马匹不超过500万,其中适合做军马的健壮公马不过七八十万匹,到上世纪30年代初,内地马匹平均身高降了近3厘米,个小力孱,甚至拉大炮的挽马有时也靠骡子代劳,中国政府试图引进外国优良种马来改良品种,但想改良整个中国的马种,岂是朝夕可待的事。随着日寇入侵,东北沦陷,一直向内地上交军马的牧群,有的也投向日寇,1934年左右,中国军马的大部分来源被切断。形势严峻,装备训练都不尽如人意,中国军队拥有的是誓死报国的决心和无所畏惧的胆色。

  军马则是日本陆军中仅次于火器的重要兵器——而且是活兵器,日本陆军师团编装的两个中心支柱就是人跟马。

  根据伊藤正德的《日本军血战史》记载,1937年前后在中国战场上,侵华日军的骑兵部队还远不止一个旅团。研究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可以发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日本驻中国的骑兵旅团有4个,骑兵联队25个。“七·七事变”后,骑兵集团(辖骑兵第1、第4旅团)由关东军调任华北方面军。骑兵旅团通常由两个骑兵联队和一个骑炮联队编成。骑炮联合,表面上看,仿佛强悍得很。

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

  3 太原守城战痛失左臂

  1937年10月,忻口会战开始。娘子关失守,太原告急,傅部奉命向太原集结。傅部主力不过两个旅,虽训练有素,有一定经验,但几个月来南北转战,伤亡过半,仓促中扩充的部分新兵又缺乏训练。1937年11月6日,日军第五师团进攻太原城郊,驻防城外的军队纷纷溃退,倚城野战计划完全落空,傅部陷于独守孤城之境。7日,晋北和晋东日军会合,在数十架飞机和数百门大炮及坦克掩护下,连续攻城。周卓然接到命令率部配合友军增援主力部队。通过两昼夜血战,击溃日军,傅作义率部突围,撤至石楼一带。太原守城之战,掩护了卫立煌、孙连仲、王靖国等部安全转移。

  周卓然在这次战斗中不幸被日军炸弹的弹片击中左臂,从马上摔下,左臂粉碎性骨折被锯掉,他再一次离开部队到后方疗养。

  1938年春,周卓然伤愈,回到钟祥探亲,那是他最后一次与家人团聚,4天后就回到了战场。临走前他曾对妻子留言:“我四海为家,现在国难当头,作为军人我要保家卫国,不能在家照顾你们母女了。”他还将一块从左臂中取出的弹片和一床带血的军毯交给妻子,要她好好收藏,说:“这些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你一定要保存好。”他离开家乡时,特意将不满15岁的小弟周科带上抗日前线。

1937年11月8日,日军进攻太原
1937年11月8日,日军进攻太原

  4 牺牲在山西埋葬于陕西

  1938年春,日军侵占山西后,为了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曾13次围攻中条山,均未得逞。1938年秋,侵华日军从华北、华东入侵华中地区,抗日形势陡然吃紧。周卓然带伤重返前线,一路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小弟周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侵华日军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我们中华儿女如果不积极参与抗战,不仅国家要灭亡,伟大的中华民族也面临着灭亡,只有抗战一条路才能挽救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危亡。”

  这回周卓然奉命率领骑兵第六军第七师西进增援中条山,牵制日军兵力。

  潼关战役激战正酣,1938年8月28日,当周卓然奉命率领骑兵师奔赴潼关,行至黄河岸边的山西芮城风陵渡镇时与日军遭遇。

  日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向周卓然坚守的阵地发起猛攻。战斗打得十分残酷,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周卓然身边爆炸。当时周卓然浑身鲜血直流,牺牲前一刻他仍指挥战斗,对身边战士留下最后遗言:“给我狠狠地打,消灭这帮小日本鬼子。”这位浴血奋战的抗日将领,牺牲在抗日战斗的最前线,年仅34岁。

  周科在抗日部队和政府帮助下,将兄长周卓然的遗体埋葬在离风陵渡不远的陕西省华阴县。周卓然牺牲在山西,下葬于陕西。将军忠魂,最后留在了黄河两岸。1991年,周卓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贯穿整个抗战史,装备训练较差的中国骑兵表现出以死报国的大无畏气概,挥戈向前,誓不瓦全,以血为墨,书写了一幕幕泣天动地的英雄志,大概与热播剧《亮剑》中的某些桥段颇为相似。反观日寇骑兵,虽骑炮联合,却多是外强中干。日军骑兵部队在侵华战场未见突出“战绩”,侵略我国东北之初,骑兵古贺联队即被我锦西抗日民团歼灭,一时成为笑谈。

  ○链接

  近年关于周卓然师长职务的争议,最早出自居亦侨所著《跟随蒋介石十二年》。内言“周卓然……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七师的连长、营长、团长、副旅长、旅长,后来膺命出任七师师长”。钟祥地方史志办也持“骑兵第七师师长”一说。但是查军事委员会铨叙厅编《各部队主官姓名表》中,骑兵第七师历任师长的记载并无周卓然其人。

  据《军政公报》记载,周卓然于1934年8月22日任骑兵第11旅第21团第2连上尉连长。据《国民政府公报》记载,周卓然于1937年7月2日任官陆军骑兵少校。以此资历,要在1937年8月到1938年夏阵亡这短短一年之之内,历任“团长、副旅长、旅长”,乃至是师长,似乎有些困难。但记者查找的部分军史资料上显示,抗战初期,战场局面异常惨烈,中国军队将星陨落绝非罕事,部队缺兵更缺将,火线提拔已是常态。专家判断周卓然可能是临危授命担任师长,疏于文字记录,倒也不奇怪。为国捐躯后,他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中华大地,鼓舞了一大批抗日将士前赴后继,完成先烈未竟事业。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