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石库门里弄光明邨2年前上榜"保护" 现已被拆

2015年06月30日 15:3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近日,记者接市民反映,名列“第三批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简称“三普”,于2012年6月6日在上海市文物局官网公示)的石库门里弄光明邨已被拆除。记者第一时间前往淮海中路附近的光明邨,看到曾经整齐连片的石库门里弄如今只剩几栋孤楼,基本已被拆除完毕。

  在上海城市记忆丛书主编、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娄承浩看来,光明邨是典型的海派特色石库门里弄,也是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有较高历史价值。

  今年5月以来,杨浦北外滩英商班达蛋行、杨树浦路民国巴洛克式警察局、开国大将陈赓居住过的虹口公益坊、四川北路陆氏民宅等一批不可移动文物相继被媒体报道遭拆除。针对频频曝出的文物损毁现象,市文物局此前曾表示:7月底前,要完成尚未核定身份的294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面梳理”;10月底之前,邀请文物专家前来明确“分级”并公布分级名单。

  但是,记者调查获悉,光明邨地块在2012年前已有动迁公示;2012年中期,光明邨虽然已出现在上海市文物局公示的“三普”名录中,但未认定挂牌;2014年底,该地块就做了清拆。资料显示,早在被划进“三普”名录前,光明邨就完成了动迁工作,后续工作都在规则内完成。那么,这样的文物保护该如何进行呢?    

  市文保处:土地流转早于文物认定

  “这边文物保护进行着,那边同时在拆除的情况是存在的。”昨天,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管理处处长李孔三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文保部门的“三普”登记大多着眼于建筑物本身是否有保护的价值,至于土地是否流转、是否动拆迁等情况,不一定掌握。

  李孔三认为,现在不少市民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对保护的方式并不了解。据介绍,光明邨所属的黄浦115号地块是由瑞安地产与黄浦区教育局共同开发的教育地块。该地块在2007年已通过区发改委审核,用于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2009获得房屋拆迁许可。上海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受文保部门委托曾对115号地块上建筑作出评估,地块上中共上海早期党校旧址、天厨味精厂旧址及瑞华坊将原址保留,另有少数建筑部分保留。而最终建筑物是否需要保留,将通过挂牌体现。

  瑞安地产方面在6月24日给记者的一封回函中强调:“瑞安一直秉承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精神。如在瑞安房地产开发地块范围内有具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我司将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要求,切实做好相应保护工作。”

  “土地出让绝大多数都是净土地,交付前都拆干净。”李孔三说,各区都有类似光明邨土地规划出让早于文物公示的情况。为了减少文物未及挂牌就被拆除的情况,目前针对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首先要求各区文物局全面梳理并于今年10月前完成文物挂牌;若涉及开发原因不予挂牌的,必须报专家论证,报市文物部门审核,并由区政府部门批准。   

  博弈:各方探索双赢新模式

  文物保护是否一定和城市开发“犯冲”呢?李孔三透露,目前有关部门也正就中心城区的某处老式石库门建筑群探索新的开发模式。比如说,开发商承诺一些状况良好的石库门建筑保留下来,而这些石库门的面积不计入容积率,相当于送给开发商,如此调动其文物保护的积极性,也能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双赢。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中,就有类似表述:“在符合区域发展导向和相关规划土地要求的前提下,允许用地性质的兼容与转换,鼓励公共性设施合理复合集约设置。”目前这种探索还在进行中,在涉及的石库门建筑群,各方已有初步的合作意向。

  新民网见习记者 戴天骄

  记者 萧君玮

  各方观点

  阮仪三 提前介入不是开拆理由

  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指出,石库门是近代上海独有的风情,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记忆,不能以城市开发的名义就让这种记忆从我们身边消失。开发商介入虽然早于文保部门认定,但若大家都有文物保护意识,政府与开发商就应该协商如何进行保护,理清城市化与文物保护的关系,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切实对文物设施实施保护。在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可以参照国外通行做法,采取修缮补助相结合的手段。

  摄影师 拆和迁不总是画等号

  一位曾出席“2040城市规划”论坛的自由摄影师,热衷于拍摄上海的老建筑,光明邨也在其中。“我接触过很多居住在类似光明邨石库门内的居民,其中大部分倾向于拆迁。现在整个社会仿佛有一种普遍共识,觉得只有通过拆除老建筑,才能改善居住条件,才能推进城市规划。这是最大的问题。拆除老建筑不应该是必须的手段。我认为,拆和迁不是总画等号,建筑的保留与否应取决于建筑是否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保护身份。”这位摄影师如是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