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怀瑾的教子之道:凡有所取,必有所报

2015年07月21日 08:3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婷 实习生 葛云娇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学界对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学术成就的评价。而在日常生活中,南怀瑾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教育子女?昨天,南怀瑾先生之子南一鹏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讲述了南怀瑾鲜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为人们解密国学大师的教育子女之道。

  为人:凡有所取,必有所报

  “我们家没有成文的家训。父亲对我们,身教多于言传。”南一鹏说,父亲的尊师重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有一位易经老师,大家都称他胡公公。胡公公会卜卦,从小学到初中,每年,父亲都会叫他在过年的时候去找胡公公卜个年卦,算算当年的运势。“虽然讲的都是一些抽象的、关于读书的叮嘱,但是玩玩卜卦也很有趣。”南一鹏记得,胡公公常常拿出三个铜钱交给他,要他撒到桌子上。“他那个或许是湖南的口音,特别好玩,撒出铜钱,然后看正反,说着‘一个卯、两个卯’等等词句,我就跟着撒。撒完6次,出个卦象。他嘴里念念有词一番,然后鼓励我一下,叫我好好念书之类。记录了卦象、卦辞,拿给我带回去。我们说谢谢胡公公,然后把红包给他。”稍长以后回想起来,南一鹏才领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我们小孩子有什么好算命的,胡公公是他的老师,父亲叫我们每一年去,是为了探望老人家;让他卜卦,只是用一种有尊严的方法让他收下红包。”

  南一鹏说,作为子女,他时常深深被父亲感动,也真正地了解了何谓中国读书人的胸怀气节。“在我们家道艰难的时候,有人给我们半袋米。那天正好有别人来我们家,提起附近另外一家人的生活简直苦不堪言,已经完全没米下锅了。父亲就把这半袋米给拎过去了。”南一鹏感叹,这就是父亲的为人:凡有所取,必有所报。“从小到大时时耳提面命,受父亲的影响,子女自然也跟着学样了。”

  为父:为子女营造学习环境

  南一鹏在家排行老三。他说,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观止》《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指定一段文辞让他背,傍晚回来的时候就要检查。“当时背得深恶痛绝,却奠定了我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兴趣。”南一鹏说,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开放式、启发性的。除了最初对他读的书有所要求外,后来给他的只是一个环境,一个靠自己去学习的环境。

  他说,从会看书起,父亲就让他随意进出书房。“我喜欢不时地看看父亲在读什么书。他读完的书,如果不是太过艰涩难读,就会成为我读的下一本书。”南一鹏说,很多人以为父亲只研究国学,其实他的藏书包罗万象。“我在他的书房读到了《三国演义》《封神榜》《镜花缘》等中国经典,也读到希腊哲学史、罗马神话、安徒生童话以及各类历史小说等。我到美国去的时候,还从父亲的书架上拿了美国通史和一本《数学漫谈》。”

  南一鹏说,父亲的藏书极大地满足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最重要的是,他相信父亲每一本书都阅读过,因为父亲曾说过“书不读的时候,只是世界上最贵的装饰,装饰墙壁而已”。南一鹏回忆,父亲读书,时常会做点评,有时就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些心得或是评语;对喜欢的字句,也会在旁边加以圈点,有如古人读书的习惯。受父亲的影响,后来他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喜欢的书总有些地方被画花了。

  南一鹏说,现在不少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减少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这种把孩子从成人的世界里隔离出去的方法不是良性的亲子互动。

  他说,从小父亲就要求他接待长辈,家里来了朋友,除了母亲要准备以外,他必须去倒茶送水、端桌置椅,并且向长辈问好。这是为了让他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也创造了学习做家事的机会。而最大的收获,则是父亲允许他在大人身边听他和他的朋友们谈天说地、坐而论道。南一鹏说,父亲的朋友圈都是才华横溢的长者,比如王凤峤、刘大镛等。“每次这些朋友来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很高兴地跟着大人‘吃喝玩乐’,搬藤椅、凳子到房前,坐在屋外喝茶、吃柚子,聊天笑闹。父亲跟朋友聊天时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诗词典故,在我耳中如雅乐般动听。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时刻是多么的幸福。”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