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日英雄马占山:幼年上山落草 曾任伪满军政部总长

2015年07月23日 10:13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

  东北义勇军的一队骑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近日,曾旅居日本,出版《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退后一步是家园》等抗战历史著作的知名作家萨苏,继续查阅大量中外资料,走访东北抗战故地,创作了《一千年的抵抗》一书,回顾那段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东北抗战往事。

  1931年年底,东北军主力撤出东三省。同时,一支新的军事力量——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大地上蓬勃发展。这并不是一支统一的军队,它包括黄显声将军组织的辽南抗日义勇军,王德林组织的吉林自卫军,唐聚五的辽宁人民自卫军等,也包括马占山等在原正规军部队损失殆尽,并被东北军取消番号后重新组建的部队,甚至包括曾纵横山林的绿林武装。这些武装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抗日救国”。

  1933年2月,聂耳随“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到赤峰敖汉旗四家子镇慰问义勇军。当时,三营营长刘凤梧指挥官兵唱起义勇军军歌《义勇军誓词歌》,聂耳大受鼓舞,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后来,田汉在上海监狱中重新创作了歌词,这首歌成为永恒。

  1933年以后,日军加强兵力,各路义勇军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逐渐招架不住日军的进攻,其在抵抗力量中的地位逐渐让位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一部分义勇军部队后来也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继续在这块土地上战斗。

  本篇口述,萨苏详细回顾了几段义勇军的抗日故事。义勇军没有足够的军事训练,装备也极差,但凭普通中国人不甘故土沦亡的精神,在付出极大牺牲的同时,给予了日军极大的打击。日军在这场侵华战争中被击毙的第一个联队长、第一个将军,都是义勇军的战果。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那段往事也重新一一浮现。

  抗日英雄马占山

  如果说在日军入侵东北的过程中,中国的抵抗者们有一面旗帜,那就是马占山将军了。他既是东北军重要的爱国将领,又是北方义勇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东三省三个省政府中,唯一不肯竖起降旗的,就是黑龙江省代省主席马占山。1931年11月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马占山下令抵抗,史称“江桥抗战”,打响黑龙江抗敌第一枪。

  马占山1885年生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满族,幼年家境贫寒,上山落草,因善骑射,讲义气,被推为绿林头领。后招安投靠奉军,跟随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因屡立战功做到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任命他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马占山是全国最有名的抗日英雄,上海甚至生产了“马占山”牌香烟,深受欢迎。与大多数东三省抵抗部队装备低劣不同,出身正规军的马占山部队装备有大炮,甚至有少量装甲部队,有大量精锐骑兵,与日军作战经常能针锋相对,不落下风。

  在抗日英雄的光环之外,马占山的抗日经历中,有一段被认为不甚光彩的历史,1932年3月,他曾出任伪黑龙江省长兼任伪满洲国军政部总长。对此,有的观点认为马是诈降,有的观点认为马是投降。但当时马占山此举引发了极大震动,以至于关内一片骂声,关外马占山的卫队抢了其黑河老家。

  马占山是投降还是诈降,今已无法考证清楚,但有三件事不容否认。一、马占山出任伪职,最重要的条件是黑龙江省“自治”,日方不得干涉其内部事务。这种名义上虚与委蛇,实质上割据保存实力的做法,在军阀混战时代颇为流行。但同样熟悉东方文化的关东军没有遵守这个条件。二、马占山在担任伪职期间,想方设法不在卖国文件上签字,甚至自称不识字。三、马占山仅任伪职一个月,随即于4月辗转到达黑河,重新举义,继续抗日。经过周密计划,他竟从日军手中弄到伪满币两千多万元(相当于银元两百万元),三百匹战马和十几卡车物资,成为此后抗战的重要经济保障。

  追随马占山抗日的原东北军官兵,在得知其投降后发生暴乱,而得知将军重举义旗后,又大多义无反顾地追随。我更愿意相信马占山当时的举动,是内外交困之下施展的手段。毕竟,此前此后,马占山抗日的决心和功绩,都可说天日可鉴。

  由于遭到欺骗,日军对马占山恨之入骨。从1932年6月10日到7月27日,关东军组织了八次对马占山的攻击,都被马巧妙摆脱或打退。此间,马占山针锋相对,多次发动对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的反攻。

  由于众寡悬殊,孤悬敌后,黑龙江保卫战最终以失败结束。1932年12月5日,马占山从满洲里随苏炳文军撤入苏联。退出东北的马占山在西安事变中率先响应在文告上签字,此后组织“东北挺进军”,一度试图反攻东北。东北抗日联军为此还曾经派出王明贵将军所部翻越大兴安岭,西征内蒙古进行接应。

  大战拉哈镇

  1932年11月,马占山和苏炳文东西呼应,发起了对齐齐哈尔的大反攻,也是义勇军历史上对东北省会的最后一次反攻,主战场就在黑龙江省讷河县拉哈镇。拉哈之战距离九一八事变已经整整一年。马占山在完全没有饷弹接济的情况下竟然发动了对黑龙江省会的反攻,实属不可思议!

  1932年9月23日,呼伦贝尔警备司令兼海满路(海拉尔至满洲里)护路军司令苏炳文在海拉尔召集军官集会,10月1日举行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誓师大会,正式举旗抗日。日军当即调集重兵前往镇压,双方在大兴安岭隘口展开战斗。

  东北民众救国军在海满地区的抗战,吸引了大批日伪军,马占山重新组织兵力对日军发起攻势,四路大军围攻省城齐齐哈尔。

  所谓大战拉哈,只是1932年后半年义勇军发动的一连串进攻之一,泰安、穆棱、敦化……处处都是义勇军奋力反攻的战场。

  由于日军兵力不足,马占山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克拜泉、克山、讷河、安达、青冈、通北、龙镇、巴彦,于10月20日到达拉哈站附近,日军小泉联队两千六百余人驻守于此。此时,李海青与邓文两军亦先后攻占了昂昂溪和安达,苏炳文拿下了富拉尔基,形势大好。马占山遂亲自指挥对拉哈的进攻。

  为切断敌人的后路,义勇军21日将杨大屯以西30华里铁路破坏,并包围了拉哈站,向日军发起猛攻。由于敌人火力甚强,义勇军无重武器,激战至28日未克。31日,义勇军用大车木轴自制“木炮”轰垮了车站楼房,又往地窖内注入煤油点火焚烧。激战至29日,义勇军攻占了拉哈街区,日军退缩至车站坚守,双方僵持。

  此时,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鉴于北满形势严峻,决定将骑兵第一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急开北满,将关东军飞行队的轰炸第十二大队和侦察第三中队亦转场至齐齐哈尔,均归第十四师团长松木直亮指挥,以加强北满的作战力量。日军逐次集中于齐齐哈尔地区后,武藤信义决定先肃清嫩江以东地区的义勇军,再转移兵力至嫩江以西。松木直亮以第十四师团主力和两个骑兵旅团、三个飞行中队率先向拉哈等地的义勇军发起反击。

  正当马占山军仍在拉哈与守敌纠缠之时,日军四千余人和伪军一旅组成的援军赶到,对义勇军形成包围之势。义勇军官兵已鏖战良久,伤亡疲劳过甚,遂被迫撤离拉哈,整个战斗歼敌六百余人。

  日本在1963年出版的《满洲,夕阳的原野》(原敬一著)一书中,也记录了这次战斗。尽管文中将马占山将军形容成马匪首领,但承认将军的卫队在冰天雪地中打哑日军机枪后曾跃马冲锋,以套索拉倒木栅冲进镇内,用马刀砍杀日军,异常剽悍。最后在日军重炮还击中才兵败而退。此战拉哈日军被围攻半个月,马占山将军的部队把所有来援的日军顶在拉哈之外。

  拉哈之战,义勇军虽未全功,但在被敌反复追剿,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能奋勇反攻,包围日军重镇达十余日,进逼省城。马占山和黑龙江义勇军的英勇战斗,只能用“壮哉”来形容了。

  神秘的义勇军装甲列车

  据统计,东北义勇军人数最多时达到二十多万,但枪支最多也没有超过十三万条,其他的只能靠大刀长矛。日军进攻黑龙江时曾出动航空兵力,并动员了大量装甲车辆,以充分发挥其装备优势。当时,马占山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有没有飞机,他只能苦笑,说江桥阵地上只有几千追随自己多年的战士而已,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丢了沈阳的兵工厂,又和关内断了联系,义勇军和日军最大的差距,一是训练,二是装备。

  要说义勇军绝对没有重武器,也不完全正确,在日军陆军恤兵部出版的《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有一套日军攻占海林时拍摄的照片,其中一张,展示了日军从义勇军手中夺取的一列装甲列车。从照片上看,这列装甲列车至少包括两节,其形制与东北军中装备的俄式装甲列车比较接近。义勇军居然拥有这样的战车,简直让人忍不住惊叹“奢侈”。

  根据日军记录,这列装甲列车曾有力地阻击了日军对海林的进犯,甚至一度打退第十师团村井旅团的进攻。日军在夜间对装甲列车发动夜袭,双方的格斗一直持续到列车之内,战斗过程十分惨烈。

  这场战斗发生在海林。1932年4月,马占山二次举义,在依兰的李杜等义勇军将领深受鼓舞,遂尽起精锐,分三路反攻哈尔滨。其中,左路军马载舟部即沿海林、铁岭河路线进军。此时,日军以第十师团村井旅团和依田旅团乘轮船由松花江顺流而下,绕袭义勇军侧背,于5月17日突然出现在依兰城外,在依兰坐镇的李杜和丁超猝不及防,只来得及带少数人员退出。攻占海林和与义勇军装甲列车的交锋,就是这次日军绕袭作战中的一次战斗。

  九一八事变前后曾在苏波战争中大显威风的装甲列车,是东北军装甲兵部队中最主要的兵器之一。东北义勇军进行抗日作战时期,部分原东北军将领带部队参战,其所属的装甲列车,大约也就是义勇军最重型的武器装备了。一列装甲列车挡住一个联队的日军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想想一直和使用大刀长矛的对手交锋,突然发现这样一个大家伙迎面而来,日军恐怕一时间根本不知道如何应付。

  根据记载,马占山、苏炳文部队也曾使用装甲列车与日军作战。可惜,这种武器太少,而且必须依托铁道才能使用,因此不能完全左右战局。口述 萨苏 安然 撰文 何玉新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