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热炒“状元”花样新 不过是互相贴金

2015年07月27日 11:26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

  每日新说

  热炒“状元”花样新不过是互相贴金

  本报评论员 杨郁卉

  7月25日在山西晋城的皇城相府,一场全国高考“状元”敕封典礼在此盛大举行,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等7省市的10个“状元”接受“康熙皇帝”敕封,紧接着是盛大的“状元”游街仪式。从新闻图片上看,状元服,大红花,高头大马,加上像模像样的仪仗队、跪拜、颁诏,乍一看以为是宫廷剧的拍摄现场,只不过那一万元的整沓现金和状元们鼻梁上架着的眼镜让人多少找到了些现实感。

  有调侃称,古代皇帝为现代“状元”颁诏,“穿越”得够有创意,倘若只是一场艺术表演倒也无妨,只不过,货真价实的各省“状元”伏地行跪拜大礼接受奖金却让人看得极不舒服。确实,这种仪式能够带来眼球效应,可是,集中体现在“状元”身上的错位感却使其变得不伦不类,难逃哗众取宠之嫌。

  虽然大家喜欢用“状元”来命名各省市高考成绩的第一名,可是实际上古今的“状元”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在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制度中,得了第一名就意味着可以入朝为官,意味着荣华富贵和光宗耀祖,而在如今的现代教育体制中,高考中得了第一名只是意味着一次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是高校录取考生的依据,踏入校门意味着学习生活的重新开始。“状元”之所以成为高考赛场上万人瞩目的焦点,主要是源于人们挥之不去的状元情结,大家羡慕和追捧考试优胜者,乐于传诵“状元”的故事,再加上其本身独有的商业价值和教育影响,使得“状元”每每都能成为后高考经济的“热词”,即便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类似的活动也似乎从未停止过,每年都在全国各地被花样翻新地不断炒着。

  当然,“状元”不是白炒的,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敢于顶着教育部门的禁令搞一次状元敕封游街活动,肯定不会是玩玩而已。一个地方的旅游景区,在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之时,聚来了全国的“高考状元”,进行了一次像模像样的“典礼”,又拿出重金来奖励“状元”们……不得不说,景区的营销推广做得很成功,随后对活动的报道成功登上国内众多新闻网站的首页醒目位置,人们也从报道中间接知道了一个可能从未听说过的景点名称。可是,在一次次广告营销的背后,实际不过是“状元”们被一次次地利用而已,他们不自觉地成为商家炒作的工具,甚至陷入被愚弄的境地。

  说到底,“高考状元”之所以被过度关注和炒作,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生和家长对分数近乎膜拜的心理,有学校、老师对教育政绩的追逐,有商家追求广告效应的利益驱动,有媒体在宣传报道上追求眼球效应的误导。要彻底给“状元热”退烧,不能只依靠教育部门的禁令,还需要学校、媒体以及我们每一位公众主动做出努力,不跟风,不追捧,淡化“状元”的名衔,别让自己也成为热炒“状元”利益链上不自觉的推手。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