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200岁前清代老宅"伤痕累累" 现正"揭顶大修"

2015年08月06日 10:23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

  朱状元巷清代老宅正在进行修缮施工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经过2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南京的朱状元巷清代住宅出现了顶部塌陷、立柱腐朽等病症,迎来了大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老宅子将采取“揭顶大修”的方式,把房屋主体结构架起来,对腐坏部分进行替换,将倒塌门廊原样复原。

  不过,紧邻老宅子东面是一个大工地,即将建设新房子,挖土机、打桩机轰鸣。有市民担心,近距离施工恐会让这座老宅吃不消,再现颜料坊49号的悲剧。文物部门回应,附近工地并未越过文物保护线,修缮后的老宅子应该“撑得住”。现代快报记者 徐萌

  清代老宅迎来大修

  在秦淮区莫愁路和朱状元巷交叉路口,静静伫立着一座三进老宅——朱状元巷清代住宅。这条连通莫愁路和仓巷的小路名称,来源于明代的朱状元。

  朱状元全名朱之蕃,祖籍山东,明朝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返回南京,住在今朱状元巷一带。留存至今的三进老宅是清代重修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朱状元巷清代住宅被确立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不过,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都有住户居住在里面,“产权分属好几家单位,无人主动承担修缮,上一次修缮已无据可查”。

  前段时间,文保人员和专家对这座超过两百岁的老宅进行了体检,发现老宅已是“伤痕累累”。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说:“年久失修,房顶大多塌掉了,一些柱子因受潮而烂掉。”而且,这座老宅和西侧居民楼“贴”得很近,“一楼住户搭了违建,对建筑本身也造成了破坏。”

  两百岁的清代建筑“伤痕累累”

  老宅体检

  修缮方案

  “落架大修”方案被否,采取温和的“揭顶大修”方式

  5月20日,南京市文广新局对朱状元巷清代住宅的修缮方案作出批复后,老宅修缮陆续展开。记者了解到,一开始,开发公司提出了“落架大修”的设计方案,但被专家否决。文物处相关负责人称,“评审专家们认为,对老宅进行落架大修变化太大,要求采取其他方案,尽量保持文物原样,修旧如旧。”

  据了解,老宅采取“揭顶大修”的方式修复,包括拆除后期搭建建筑、按照东侧连廊复建西侧连廊。对于房屋大木构架部分,保持主体构架不变,通过揭顶和机械抬升等办法,剔除替换糟朽部分并进行白蚁防治。“之前拆下来的屋瓦、木头,能用的也会继续保留使用。”

  这位负责人说,落架大修很省事,相当于把原建筑拆了重新复建,“揭顶大修温和得多,保留原有的房屋结构,只对腐烂的进行替换,尽可能保持文物原样。”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这处老宅已经被2米多高的蓝色铁皮围挡起来。从四周居民楼上看过去,老宅屋顶的瓦片已经移除,房子的“骨骼”全都展现了出来。在房顶和横梁之间保留着凸起的人鱼图案和雕花装饰,虽然有些破损,但仍十分精致。

  仔细一看,屋顶上有三四个地方的木条集体消失;有的立柱侵蚀严重,像是被强剥了一层皮;一些横梁和雕花也残缺不全……而且,主体房屋东西两侧分别有一连廊,不过西侧连廊紧邻居民楼,已经部分坍塌、看不出原样。

  房屋内部搭起了黄色的脚手架,足足和屋顶一般高。其中,靠里一间房屋里的脚手架最为复杂,它们与房屋大梁紧紧相接,把整间房屋“抬”了起来。

  脚手架把房屋“抬”了起来

  现场探访

  早在1992年,朱状元巷清代住宅已经确立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这座老宅的产权分属多家单位,里面一直有市民居住,不仅对房屋造成了一些损耗,而且有住户擅自对房屋改动。

  此轮修缮完成后,这座两百多岁的老宅将何去何从呢?文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修缮开始前,开发公司已经解决了原先住户的安置问题,“修缮后也不会再回到老宅住了。”朱状元巷清代住宅的用途会发生改变,“以后会成为某个开发公司的企业文化展示馆,应该会对公众开放。”

  “只要不是把文物保护单位变成私人会所,更改使用用途是允许的。”这位负责人说,展览馆比生活居住区更安宁,对于文物保护也更加有利。

  将成为企业文化展览馆

  未来规划

  市民担忧

  隔壁在打桩,老宅吃得消吗?

  在朱状元巷清代住宅的东侧,六名泥瓦工正在为新砌的围墙“上妆”,这个围墙和包围老宅的蓝色铁皮紧紧相连。记者从高处往里望去,老宅和工地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只有一间小小的活动板房,旁边堆着从老宅上卸下来的屋瓦和木板。一名工人举着大锤,对界限上的一小段围墙进行拆除,砖块四处飞溅……

  围墙里面是一个大工地,里面有大团水泥,还有打桩机和挖土机在轰鸣。其中一名泥瓦工说:“工地上要建新房子,前段日子刚刚开工,这几天正准备打桩。”

  住在附近居民楼的何女士说,工地开工时间不长,现在只是觉得有些吵,“以后如果开始打桩和建设,难保不会对周围房屋造成影响。”何女士说,正在修缮的老宅,恐怕会比日常楼房更吃不消。

  市民的担忧不无道理。记者了解到,2015年3月,由于附近工地野蛮施工,同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的颜料坊49号两进老宅被毁,老宅墙体坍塌、砖块和木质材料散落一地,仅存不多的清代住宅又少了一个。

  部门回应

  施工在文物保护线外,老宅应该撑得住

  “文物保护有两线,一个是文物保护范围,一个是建设保护地带”,南京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说,两线是由地方政府、文物部门、规划部门共同划定的,一旦划定并经省政府审批,不得擅自更改。“朱状元巷清代住宅的保护范围是上世纪90年代划定的,大致是依托外围墙体划的线,和四周建筑距离很近,之后一直没动过。”

  这位负责人说,附近工地已经通过规划部门批准,施工范围没有越过两线。

  此前,文物部门曾找来专家,对这处老宅的安全性进行专业计算和认证。“专家认为附近施工不会导致主体结构倒塌。”

  文物处这位负责人解释称:“如果不修缮,这处老宅本身结构不是太好,施工一震可能就散掉了,但修缮会对老宅进行结构性加固,应该不会有问题。”而且,文保部门也提前对周边工地进行提醒,并时常关注老宅情况。

  新闻链接

  颜料坊49号古宅遭遇野蛮施工毁坏

  2006年和2009年,南京老城南曾有过两轮拆迁,并引发轰轰烈烈的“老城南保卫战”,牛市和颜料坊地块最终被拆成一片空地,唯独一组清代老宅——颜料坊49号被留下,因为它有个身份: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3月份,颜料坊49号遭遇野蛮施工毁坏。当时记者探访发现,颜料坊成为一个忙碌的工地,车辆来来回回,灰尘飞扬。一个高大的钻机停在老宅旁边。走近了,才发现颜料坊49号这座老宅的大门已经不在,南侧的墙体不见了,旁边到处是堆起的泥土,老宅的木结构有的已经断了,和着旧砖、泥土堆得乱糟糟的。而残存的木梁架歪歪斜斜地矗立在原地,像残存的骨架。现场一片狼藉。

  南京市文广新局对此作出处罚,施工单位中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在文保单位外围进行支护桩施工,导致文保建筑墙体倒塌,并擅自将倒塌后的残墙、墙基和部分屋顶拆除。中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根据《文物法》第66条,对施工单位中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处以50万元行政处罚。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