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贵阳高校毕业人数达9.66万 高于去年贵州省总人数(3)

2013年06月24日 16:52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就业个案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自述

  80后古籍研究者:

  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

  找工作有多难?对于热爱古籍研究工作的毕业生谭元钰而言,“这都不是事”。

  当不少人往名企和“重要单位”挤的时候,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谭元钰,选择了回到家乡锦屏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古籍研究者。

  “就业,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考一个人的心态。”谭元钰说,他选择工作,不是去选择那些热门的,也不一定非要去选择那些冷门的,但是,一定是选择自己喜欢的。

  一般而言,从事古籍研究工作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过,谭元钰是个例外: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对古籍研究非常感兴趣。家乡锦屏县民间保存有大量的清水江文书,如今已成贵州民间文化品牌。大学期间,他利用假期走访了锦屏、天柱、剑河三县数十个村寨,收集整理清水江文书、录制民间婚嫁丧葬习俗方面的声像资料。

  为了更好地研究古籍,谭元钰到锦屏县瑶白侗寨跟当地农民学习侗戏,去苗寨村落文斗村研究清代石碑;在天柱县登鳌、冲敏等村收集契约文书原件图片;还到剑河县平鸠、小广等地调查侗族医书,在化鳌村学习侗歌……

  四年大学下来,谭元钰共拍摄有1200多份契约文书图片、20多本侗族民间医药书和侗戏剧本,收集到有价值的碑文10多张图片。

  2012年3月,谭元钰摄制了纪录片《贵州民族文化的瑰宝:锦屏文书》,参加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3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这次大赛启发了他利用录像设备来记录保存契约古籍和民间文化艺术声像资料。他还组织拍摄了民族文化系列微电影《蓦然回首》,又利用假期摄录、收集北侗婚丧嫁娶习俗的许多视频素材。

  最为可喜的是,日前,谭元钰参与编辑出版的《贵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约文书﹒九南篇》即将发行。“我现在又和县文化部门的老师们,为出版下一集契约文书做准备。”谭元钰说,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凭借自己的计算机专业优势,筹建“契约古籍文书网”,积极利用网络技术知识传播契约古籍,为民间文书的研究创建交流基础和平台。

  年纪轻轻就甘于从事清贫寂寞的古籍研究工作,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不过,他不顾那么多,因为他从事的正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我选择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乡镇工作,因为这样我才更加方便从事我喜欢的古籍研究工作。”谭元钰说,选择一份待遇高、在一线城市的工作是很难——不过,选择一份适合自己发展、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工作似乎并不那么难。

  继承家业的音乐系女生: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点

  在别人看来,项艺的选择让人羡慕。她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临近大学毕业,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的时候,她回家帮助父母打理家里开的火锅店,当上了“小老板”。

  项艺的情况呈现了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现状——继承家业或者自主创业。虽然没有投简历、跑招聘会的艰辛,项艺却有自己的难处:“其实当老板一点都不容易。”她介绍,做生意压力大,要求的责任心也不小。

  离开校园,就揽上了维系家业的“大活儿”,这个小女生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和对理想的坚守。“毕业来临,很多同学都想着出国,我也去考了雅思。”项艺介绍,当时自己也在准备出国读研,已经收到了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是就在启程前,她改变了想法。“很多出国回来的同学工作并不好找,找到后工资也不高,几年都收不回投入的成本。”项艺说,出国的费用太高,她不想额外增加家人的经济负担。

  改变了出国继续音乐深造的计划,项艺却没有失落。“读书完之后还是要就业,不能把读书作为逃避就业的方式。工作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可以靠自己双手去实现。”项艺说,现在虽然在自家企业做事情,可是不要父母一分钱了,按照经营规则拿自己的那份工资。

  项艺想着,攒够学费之后再说,或者组个乐团,让音乐的梦想继续下去。现在,她在店里工作之后,才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每天6点钟起床,晚上11多睡觉,比做学生累多了。”她说,“而且没管理经验和财经知识,一切从头学起,担心自己犯错影响到爸妈几十年的辛苦经营。”

  项艺的经历体现了大学生创业或守业的不易,如今,她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准备好好补一下管理学、经济学的课,在这方面加强学习。”项艺说,有了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发展家族企业。她认为,工作后的人生规划会更加务实,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生也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在项艺看来,音乐是她的兴趣,不愿意自己的爱好被商业化。而继承家业虽然艰难,虽然与自己的所学无关,却能给生活带来保障。放弃了回报率不高的出国学习,项艺从现实考虑,在工作和兴趣间平衡前行。

  学民族学的布依族女生:

  工作不好找,有机会就全力争取

  钟红(应本人要求,采用化名)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族学专业,目前,她还在积极准备各项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之前已经参加过几项考试,有的分数差一点,有些结果还没出来。

  “咱们班有58个人,女生占到了70%以上。”钟红表示,女生找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阻碍,很多单位希望招男生,这无疑给女生们找工作带来压力。“所以,只好报考不限专业、不限性别的就业岗位,但是竞争太激烈,往往几十上百人争夺一个名额。”钟红诉说着目前找工作遇到的困难。

  她告诉我们,班上除了十几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外,大多数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而所学专业的特征也决定了初出校门不太好找到满意的工作。“来定点招人的单位很少,而其他单位又不是很需要。”钟红解释,民族学属于综合性社会科学,涉及到民族语言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众多门类,但每项门类的学习不太深入,适用性上又不及学这些具体专业的学生。

  问起为什么选此专业,她笑着说是“填错了”。她是布依族,当时想的是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身份,填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她解释,该专业范围小、专业性更强,所以在找工作时比民族学的机会多一点。“该专业下设布依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与研究,一些民族事务机构、少数民族教育机构会专门来学校招人。”钟红说,专业的应用性对找工作影响很大。

  记者随后采访了去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的两名学生,他们表示,不仅是贵州,钟红所陈述的情况在全国其它民族高校中同样存在,皆因民族学专业的特点所致。在期待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以适应用人需求的同时,他们也解释,该专业本身是门学术研究型学科,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读研继续学习,进大学填报志愿时必须对专业定位有清晰的认识。

  “但是该专业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两名同学说,虽然没有直接从事民族学专业相关工作,但专业中所学到的知识给现在的工作带来很多帮助。

  钟红也表示,目前正在积极调整就业思路。“不再受限于专业,无论学的什么,以后都会发挥作用的。”她说,“跑招聘、投简历、多多推销自己,觉得合适的都会试一下。”钟红对就业依然信心满满,“先就业,再择业”,她相信,工作迈开了第一步,以后就会越来越好。

  你说我说

  贵州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类信访专业2012级学生 夏赛楠:学校阶段的积累很重要

  毕业之际找不到好工作,都是由于不努力的过去造成的。我是社会学类信访专业,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但我也不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被学习填满,我不准备当学霸,但我一定不是学渣。我喜欢采访和人打交道,所以从初中开始我就参加了记者团,至今已有7年学生记者生涯,如今也是贵大记者团记者。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和专业根本不相关,但是它给我提供了很多机会,锻炼了很多能力,为毕业时的就业做准备。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0届1班 黄涛: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找工作

  我认为,就业难的原因在于: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自然大;而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高,却野心勃勃,眼高手低,自己没什么真才实学,但又怕苦怕累,对招聘企业挑三拣四,倾向于环境舒适待遇优厚的工作。我今年大三,也害怕明年找不到工作,自然不敢松懈,所以现在是一边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一边做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准备。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09级学生 蔡菊:人生的理想可以在基层实现

  以前常听人说:真的做好了就业和上岗的准备,确定好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后,会发现就业没有这么难。对我来说,我从未感到就业压力的巨大,因为从第一次应聘开始,一路走来,我感觉自己比较顺利。我认为,大学刚出来,不要要求太高,先要学习、总结经验,就业之后再择业吧。两个月前,我考“六盘水市同步小康驻村志愿者”被录取了,毕业后,我到了最“理想”的去处。

  贵州元帝酒业有限公司 曾凡猛:专业不对口同样学以致用

  大学时,我学的是初等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但直到今天,我都没有从事两个专业的对口工作。其实大学主要是教会一个人的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思辨能力,并非一定要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从事什么工作。我如今虽然从事的是酒业,但大学学的教育学和汉语言文学我还是用得上,我并非一定要去当老师或者文员才能实现“学以致用”。大学生只要摆正心态,在哪个行业都能放光。(记者 王远白 向策/文 涂保铭/图)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