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学生从争跳农门到看淡城镇户口 折射城乡变迁(图)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2月20日 14:36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大学生从争跳农门到看淡城镇户口折射城乡变迁(图)
    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生陶雪芹的户口被父亲留在农村,在接受采访时她露出自信的笑容
图为:陶雪芹的父母

  时值年末,又到了武汉市公安局汇总高校新生户口迁入人数的时候。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武汉高校新生申请户口迁入的人数逐年减少,其中农村户籍学生迁入比例更低。近日,记者选择钟祥市松柏村为样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剖式采访。

  江城武汉,南湖之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冬天的午后,阳光散淡,风从湖面吹来,是暖冬的味道。

  陶雪芹坐在图书馆前的长椅上,茫然地打量着夹着书本匆匆而过的师兄学姐们。上大学才三个月,校园里好几处景观还没来得及逛,就听说外语学院组织学生上就业辅导课,这对18岁的她来说,来得似乎有点突然。

  风吹起鬓发,遮住了眼镜。她天真地打量着记者,又不时地看看地面,脚上一双橙黄色的运动鞋还是新的,但看不出牌子。

  陶雪芹来自湖北钟祥农村。9月9日入学报到之前,她从没离开过家,也没来过武汉。“武汉好大呀!咱们学校挨着南湖,真漂亮。”陶雪芹说,家乡钟祥有个莫愁湖,比南湖还要大,也很美。但她知道,她的未来,正在以武汉这座城市为坐标,开始重新描画了。“我知道工作不好找,但总不至于毕业后回钟祥吧。”她抬头看了看天,自信地笑了笑。

  大一学子户口,被父亲留在了农村

  虽然没打算回钟祥,但陶雪芹的户口仍然留在老家。

  和陶雪芹一样,同一宿舍的另外三名女生也都没有将户口迁到学校,而且,她们全都来自农村。

  钟祥市冷水镇松柏村,地处江汉平原西北边缘。找到陶雪芹的父亲陶明雄时,他正在邻居家打牌。乡下的冬天,没有什么农活。

  陶家的三层楼房背靠着村村通水泥路,大门向西,门口挂着的几只大红灯笼特别鲜艳,门前是一大片平坦的耕地,麦苗和油菜吐着新绿。

  他热情憨厚地笑着,女儿考上大学的喜悦似乎还在脸上。“送女儿上大学时,办了两桌酒席。都是亲戚朋友,礼尚往来,就是送送行吧。”

  陶明雄和妻子袁秀玲只生养了陶雪芹一个女孩,这在农村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女儿户口没转走,夫妻二人仍然耕种着三口人名下的10亩耕地。按照钟祥市目前执行的政策,每亩地可享受国家100元左右的耕种补贴,这意味着,只要陶雪芹的农业户口没转走,大学四年,她可以享受到千余元的国家补贴。

  根据目前湖北省的相关政策,除了耕种补贴,拥有农业户口的陶雪芹未来还可以保留或继承父亲的这片宅基地。陶明雄说,以上这些农业户口附加的福利,都不是他将女儿户口留在老家的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入学须知上,建议新生和家长慎重转户口。”陶明雄说,他理解学校为什么这样建议。前年,村里的一个女孩在沈阳上大学,因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没有在城市里落户,又将已变更为“非农业”的户口迁了回来,但不能再改为农业户口,目前只有落户在冷水镇。不能享受农村福利不说,户口迁来迁去,挺麻烦的。

  一场励志电影,激励百余青年跳农门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却没有将女儿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假如时光倒退18年,陶明雄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陶明雄生于1968年,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幺。早年上学的那会,成绩还不错,但因为兄弟姐妹多,家庭负担比较重,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他弃学的第三年,隔壁长他4岁的杨兴华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成为恢复高考以来村里走出的首名大学生。“村里还特地为他放了一场电影。”陶明雄还清楚地记得,电影是在他们家门口的打谷场上放映的,什么片名不记得了,但是那热闹喜庆的场面,他至今记忆犹新,“他终于跳出农门了。”

  年近七旬的张化松也记得那场电影。他当时担任村支书,是他力主为杨兴华放电影庆贺的,“村里文化一向比较落后,为杨兴华考上大学放场电影,一来是表示庆贺,二来也是为激励更多的孩子向他学习,发奋读书。”

  观看这场电影时,懵懂淘气的张贤忠刚上初中。电影散场,他和小伙伴们蹦蹦跳跳地穿过蛙鼓如潮的稻田回家时,还意识不到这场电影巨大的榜样力量。但他的父亲张金仕深受鼓励。张金仕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和张化松搭班子,操办电影庆贺的事,他也经过手。“我那时就一个梦想,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读出去,去端铁饭碗,再不要这个泥饭碗了。”张金仕说。

  但儿子迷上了武侠小说。白天在课堂上看,晚上回家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回忆当年管教儿子的经历,张金仕又好气又好笑。有天晚上,儿子的同学偷偷跑来揭开他家房顶的瓦,和儿子交换小说,被张金仕抓了个正着。为了让儿子好好上学,他百法想尽,还逼他转了学,幸好儿子从此走上了正道,上高中后,他再也没有为儿子的学习操过心了。1993年,张贤忠考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后来又继续考研读博,如今已担任武钢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成为村里走出去的学历最高的文化人。

  1996年出生的陶雪芹,是听着父亲讲那场电影的励志故事长大的。到2014年她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松柏村里已考取了百余名大学生。2014年,陶雪芹的母校钟祥一中共有8人考取了清华北大,庆贺酒虽然还是要办,但早已没人想着要放电影了。“物以稀为贵,现在考大学的人多了嘛。”张化松说,虽然自己的子女中没人上大学,但看着这么多后辈有出息,他觉得当年放的那场电影,真的有效果。

【编辑:刘羡】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