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宁夏百姓住有所居 “十一五”城乡面貌发生巨变(2)

2011年01月24日 10:24 来源:宁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快速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区共争取到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资金19.1834亿元,共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8745万套。通过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等方式,解决了38.6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住房公积金对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职工基本住房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区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84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1.68万户,贷款总额106.3亿元,分别是2005年底的3.38倍、2.2倍和4.5倍。提取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2.38亿元用于补充廉租住房建设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村镇建设:五分之一人口受益于“两大工程”

  强力推进“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两大工程,累计建成新村269个,综合整治旧村1200个,改造农村危房14.73万户,受益群众达140多万人。改造建成53个小城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同步规划产业布局,提升城镇综合功能,促进了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城镇加速集聚,吸引了近20万农业人口到小城镇就业落户。

  城市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十一五”期间,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8.33亿元,年均增长8.2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7%。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底的296.79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底的409.02平方公里。银川市、青铜峡市、贺兰县、彭阳县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称号,5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其中,中卫市开发保护黄河湿地资源项目还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银川市获得国家和自治区节水型城市称号。6个设市城市、4个县城、2个城区、3个镇获得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城区、镇)称号。新增污水处理厂17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9座,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7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33%、35.2%和15.37平方米。

  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良性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区房地产业保持了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发展态势,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4.56亿元,是“十五”期间开发投资总和的2.84倍,带动建筑、建材、冶金、纺织、化工、机械、仪表、金融、旅游、服务业等50多个相关行业实现2800余亿元的总产出,为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出了大量就业机会。截至“十一五”末,全区共有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近6万人,直接为建筑业提供近69.8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城市新增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居住水平显著提高。截止2009年底,全区城镇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1066.09万平方米,其中,实有住宅建筑面积7164.07万平方米,住房成套率89.1%,自有率96.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26平方米,预计2010年底将超过30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63%。住宅综合品质全面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有1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17个住宅项目计175.7万平方米住宅通过了国家2A级住宅性能认定终审;有9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广厦奖”,住宅产业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建住宅的综合质量全面提高。房地产中介行业蓬勃发展。截止2010年末,全区共有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20家、房屋销售咨询代理机构近2000家、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183人、国家注册房地产经纪人134人,为规范房屋交易行为、推动房屋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治区人大审议发布了《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修订稿)》和《物业管理条例》,自治区政府及时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我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商品房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商品房销售备案价格审核机制,深入开展房地产企业诚信建设活动,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开发经营行为,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建筑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5.87亿元,年均增长22.3%,比“十五”期末增长81.9%,是“十五”期间总产值的1.82倍。其中: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342.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7%。建筑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3万人。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区共有建筑施工企业960家,其中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327家 (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222家),专业承包企业417家,劳务分包企业216家,初步构建起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特色专业分包企业为支撑、劳务企业为基础的建筑业新格局。工程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全区共有35项工程获得“西夏杯”金奖,72项工程获得 “西设质量显著提高,全区共有35项工程获得“西夏杯”金奖,72项工程获得 “西夏杯”优质奖,宁夏博物馆工程荣获2010——2011年度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标志着我区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建筑安全连续10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国务院安委会授予“全国安全生产月先进单位”。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翻5倍

  新建节能建筑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共新建成节能建筑4414万平方米,是“十五”末的4.99倍。到2010年底,全区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8%以上。既能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深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共完成20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改造任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级示范工程11个,自治区级示范项目8个,银川市和海原县分别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建立了7个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300多万平方米。全区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达到76亿块标砖,利用工业废渣870万吨,节能土地1.26万亩,节约47.1万吨标煤,全区5个地级城市城区全部实现“禁实”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区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实现节能112万吨标煤,超计划12万吨,对全区节能减排的贡献率达16.6%。

  法规标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住房城乡建设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房地产经营管理条例》(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临时规划和临时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3部行政法规和4件政府规章,初步形成了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配套规范性文件组成的多层次住房和城乡建设法规体系。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法案件283起。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复议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逢案必调”,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至2010年,共完成了19项地方标准、9项地方标准设计的编制、审定、批准、发布和培训工作,完成了25项建设领域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工作。工程建设标准基本覆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引导和基础保障作用。

  『十二五』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宁夏

  “十二五”,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抢抓中央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宁夏沿黄经济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农村危房改造、促进建筑节能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奋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