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堵住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暗道:"下蛋母鸡"被变卖 (9)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07日 16:01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堵住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暗道:“下蛋母鸡”被变卖(9)

  “资产制度建设有效促进了集体资产的市场化经营。”江苏省委农工办副主任诸记录表示,江苏积极探索建立产权登记制度,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界定集体“三资”权属。南京等地还进行了产权登记证抵押贷款等探索,有效促进了集体资产市场化经营。

  培育村是海门市远近闻名的“草莓村”。近几年,该村整合利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280万元,建起2800多亩钢架大棚,并实行农民股份合作制经营,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0多万元,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

  规范运行确保资产增值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江苏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签订村账乡镇代理协议,印制农村会计上岗证和江苏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结算凭证,实行资金管理、集中记账、档案管理三统一,确保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不变。

  “村里有近千亩发包水面和土地,通过代理中心公开招投标,从以前的每亩100多元提高到600至700元。光这一项村里去年就增加了50多万的收入!”前锋镇郑圩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华说。

  同属淮安的盱眙县王店乡专门成立“三资”规范化管理中心,并以村为单位成立12个清产小组,还制订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由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2010年,江苏全省近97%的乡镇开展农村审计,审计近1.5万个单位,审计金额近800亿元。

  民主化监督让百姓露出笑脸

  “村里的钱物百姓清楚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了,老百姓的满意度也高了。”前锋镇郑圩村村民管广发对半月谈记者说。

  记者在这里看到,从“生态村”创建到排涝电费,从合同发包到收款明细,从数千元的进账到上百元的支出,农村集体“三资”处置档案登记事项不分大小,只要属于集体“三资”范畴,就全部在档案中详细登记,后面还附有村民议事会成员代表的签名确认。

  江苏省对农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对外租赁发包等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执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

  如今,在苏南地区的宜兴、张家港、常熟、武进等地,信息端口设置到村,只要在触摸屏前动手点击,就能仔细查看村里近期的财务情况,这些地方均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通的农村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实时化的网络化监管体系。当地村民说,像玻璃一样将村里“三资”透明公开,打消了群众的疑虑。

  2011年,江苏省八个部门联合出台文件,进一步明确理财小组成员不得由村委会成员及其近亲、村报账员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担任,相关人员经考核合格后统一颁发“民主理财证”,村级财务开支审批入账必须经过村民理财小组负责人审核签字,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理财监督活动。(半月谈记者 陈刚)

【编辑:曹慧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