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专家学者驳斥8种反腐败错误思想认识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2月09日 10:40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

  严查腐败方能树立新形象

  省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 李国祥

  近一个时期以来,省委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采取一系列组合拳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强化了“不敢腐”的氛围,努力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此时,却有人认为,现在查办的案件越多,对山西的负面形象影响越大。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当前,我省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腐败是最大污点;净化山西政治生态,首要任务就是严肃查办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只有这样,才能重塑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顺利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满足全省人民富民强省的美好愿望和强烈期盼。

  严肃查处大案要案惩治腐败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公信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向人民负责、不谋私利的政党,是勇于解决自身问题,实行自我净化的政党。事实证明,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党的公信力,保护和扩展了党的执政资源。因此,只要有腐败现象存在,反腐就没有“休止符”。

  严肃查处大案要案惩治腐败为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正能量。从我国实际看,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我省实际看,新一届省委提出实现“六大发展”,“廉洁发展”是“六大发展”之首,也是实现各方面发展的前提。我们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力度,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

  只有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腐败才能顺应党心民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腐败分子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了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不严惩,势必引起群众的不满,我们党也必将失去民心。当前,我们严肃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分子,正是回应了群众的期待,必将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将赢得党心民心。

  只有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腐败,才能彰显净化山西政治生态的决心和信心。省委书记王儒林指出:“腐败不除、正气不扬,山西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当前,我省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既面临许多重大机遇,又面临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特别是连续出现严重腐败问题,给党的形象、给我省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必须用雷霆手段和“壮士断腕”的勇气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严惩腐败,这才是治疗山西“政治生态病”的重要举措。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非常严重

  省委党校 王瑞娟

  面对全省正在形成的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一些不同认识和议论开始出现。特别是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发展。这真是无稽之谈。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实践来说,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腐败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性。一是腐败导致资源配置的错位。腐败在资源配置中的表现就是“乱配”,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十分普遍,引发某些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并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二是腐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权钱交易、权力进入市场以及贪污腐败等等对市场的直接危害即是正常的市场秩序变得混乱和失序,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平等与竞争秩序。三是腐败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从山西煤炭领域腐败案件中可见一斑:一些领导干部与不法私营企业主相互勾结,以“白菜价”贱卖煤矿,致使一些国有企业成为“空壳”。四是腐败导致两极分化,民众不满,社会不稳,最终对经济发展尤其是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

  其次,从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来分析。就国外来说,菲律宾和新加坡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东南亚名列第二,仅次于日本。但由于在马科斯及其家族统治下的腐败盛行,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动荡,投资环境恶化,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最终,马科斯政权被民众推翻,其根源在于腐败的盛行及其惩治不力。再说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1959年执政之前,腐败在新加坡人看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当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435美元。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在执政之后,通过高薪养廉、依法行政、严惩贪腐等政策下决心清除腐败,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府,成就了新加坡此后数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目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反腐败斗争中树立自信,包括对反腐败取得的成果、反腐败方法的科学性,尤其是对反腐败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的自信。一方面,反腐败促进竞争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和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促使经济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反腐败重塑了党的形象,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纯洁性自然得到提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反腐败斗争绝不是“一阵风”

  省委党校 崔建周

  山西近来的反腐铁腕使党风为之一转、民心为之一振。但是,也有极少数党员干部认为,反腐败斗争是“一阵风”,运气好就能躲过去。

  持有这一想法的人,没有认清腐败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严重危害,低估了党惩治预防腐败的决心和信心。这种观点如果任其谬种流传则会贻害无穷 。以之告人,必然要误导其他的党员干部;以之对己,势必会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可以明确告诉持有这种错误认识的人:反腐败斗争绝对不是“一阵风”。

  首先,反腐败斗争不是“一阵风”是由腐败的巨大危害所决定的。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严重扭曲市场经济规则,腐败问题严重损坏党和国家的形象,严重破坏公权力的公信度,腐败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其次,反腐败斗争不是 “一阵风”是由我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腐败不仅为法律所不准,也为道德所不齿,也必然为党规党纪所不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由此也就决定了我们党的反腐败是真反而不是假反,是长期的、持久的行动而不是一阵风、一场雨。

  再次,反腐败斗争不是“一阵风”是由当前腐败的态势所决定的。王岐山同志指出:“我们要冷静清醒地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当前腐败和反腐败呈现对垒胶着的态势下,只有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断强化“不敢腐”的氛围,才能遏制腐败高发蔓延的态势,为下一步“治本”赢得时间、夯实基础。

  第四,反腐败斗争不是 “一阵风”是由惩治预防腐败的改革方向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下一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思路作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一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清晰的责任体系和规范的工作机制为深入、持久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依法依规惩治腐败的理念确立,今后的反腐败斗争将在法治的道路上更加的常态化;三是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进程的稳步推进,必将对反腐败提供更为科学的路径、形成对腐败行为更为严格的约束、对腐败行为的后果产生更为稳定的惩治。这也表明,我党的反腐败斗争不是“一阵风”而是“新常态”。

  腐败分子有多大面惩处就到多大面

  省委党校 王建军

  当前,我省正以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然而,一些人却产生了“腐败问题涉及面广量大,一直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对反腐倡廉前景的不当忧虑,是对反腐败形势的误导,是对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吏的曲解。如不解决这种错误的认识,我省反腐败斗争就可能因噎废食,半途而废。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决心。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就直言反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这是新一届党的领导人对腐败的“宣战”,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承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这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和鲜明态度,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只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人民群众才会和我们党坚定地站在一起,坚定地跟党一起走。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一是因为腐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二是因为腐败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因为腐败影响党群关系。历史上只见反腐凝聚人心的,没见过因反腐丧失人心的。凡腐必反、除恶务尽,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以担心“打击面过大”终止反腐,是为腐败寻找“庇护所”,是在淡化、怂恿、放纵腐败。

  王儒林书记强调,一定要充分认清山西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尖锐性、特殊性。我省反腐败斗争形势既具有全国的共性,也具有腐败灾区的个性。在这场输不起的战斗中,不能被“打击面过大”的错误认识干扰,抓大放小,只打“老虎”,不打“苍蝇”。“老虎”“苍蝇”一起打,是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战略基调和整体布局。我省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酷现实也证明,不查小案必出大案,我们必须自觉地排除、抵制、批驳各种可能影响、动摇我们坚决反对腐败的认识和杂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腐败的尺度不松,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斗。

【编辑:孙静波】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