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海外中企受困“安全雷区” 稳定地区被西方垄断(2)

2012年03月02日 10:02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不过,对中国公司的这种特点,《亚洲时报》日前的一篇文章称,由于进入非洲的中国公司把焦点放在了西方公司很少感兴趣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上,而且缺少在外国和多文化环境里管理企业的经验,大部分中国公司都尽可能地雇中国工人。而西方在当地的企业往往会雇当地人作为代理人。另一方面,中国喜欢同当地政府打交道,而忽略同反对派培育关系的方式,也可能使中国公民成为更易遭攻击的目标。一旦反对力量企图通过绑架外国人对执政当局施加压力,中国人便成了他们下手的对象。

  在埃及,中国阳光国际公司埃及分公司王军经理对记者说,以前埃及整体安全环境较好,员工安全并不是问题。但如今埃及国内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安全隐患开始显现出来。他说,他们最大的安全困惑是当地政府办事效率太低,工作流程混乱,这些问题导致公司与当地政府安全部门的联系缺乏稳定和实效性,由于公司一直依靠当地政府,这就意味着紧急情况时当地救援保卫力量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采取保护措施,显得势单力薄。

  在伦敦的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全球安全问题学者斯托尔特•戈登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10年来,西方企业慢慢退出了发生内战和政局不稳定的国家,而中国公司对外投资却由于各种因素,不得不首先进入这些“雷区”,因为西方企业事实上已经垄断了相对“安全”的地区。他认为,在这些地区,无论是哪国公司遭威胁的概率没有太大区别,反而是当地政府关照的公司易成为受袭目标。

  多国经历海外安全高发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海外投资的迅速增加,很多发展中国家会有‘中国人非常有钱’的误解,中国公司和中国人在海外也成为被抢劫、绑架的对象。这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人在海外遇到的问题一样。”日本名古屋大学一名研究海外投资安全的教授对记者介绍起日本公司海外投资安全经验时说,像建筑工人一类的工作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这样不至于引起当地人的不满。他说,当年日本公司在海外承包工程时也曾遇到过安全问题困扰,后来日本公司逐渐只派高层管理人员过去,低端工作由所在地的主导势力来安排。

  韩国公司在2006年、2007年以及2009年在阿尔及利亚和阿富汗都曾频繁遭遇袭击或绑架事件。《首尔新闻》曾评论称,韩国公司之所以在海外安全事件频发,主要是韩国一些公司依靠价格优势而不是技术能力,只能在一些低端的安全风险较高的市场竞争。韩国企业中标的工程,很多都是诸如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的落后地区援助开发项目,这些地区本来就政局不稳定。

  一家在苏丹从事黄金开采工作的印度矿业公司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在员工进驻工程所在地前,需要项目业主(苏丹方面)将有效保护印度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作为项目启动的首要谈判条件,而且把敏感地区一旦出事时的一线人员营救程序和责任写进双方签署的合同书。他们在员工出国前都会进行安全防范培训,让员工知道危险的存在并掌握自救的方法。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长期国内经营的经验让许多公司只关心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忽略了当地社会复杂性,这是一种天真和粗线条的想法。实际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欧美公司在那里经营几百年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因于殖民文化。

  查道炯说,许多中国公司对这些地区固有的生存逻辑不了解,对当地的矛盾预估不足,对究竟何种力量主导着这些地区也不清楚。中国公司在对海外投资进行风险评估时有一种直线思维,似乎认为只要同这些地方友好、不干涉其内政,还有援助色彩,这些地方就能和中国投资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际上,这样的评估非常危险。(记者裴广江 黄培昭 刘睿 吴富贵 周戎 纪双城 李珍 陶短房 王刚 王渠)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