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傅苹的逻辑硬伤:美国故事在中国穿帮(2)

2013年02月01日 11:19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与互动(0)

  傅苹讲的这么多故事,究竟哪个版本是真实的?退一百步说,傅苹没有存心捏造,只是事情过去几十年,这种重大事件有点儿记不清了。嗯,人的记忆力有限,可以理解。但这整本书都是来自傅苹一个人的回忆。毕业、被捕算是故事的高潮情节,傅苹如果记不清这样的重点内容,那其他情节准确吗?这本故事书可靠吗?

  和朋友聊天,怎么说都行。但是要把故事白纸黑字写成书,印出来,就一定要把事实搞准确,弄清楚,这是每一个作者应有的基本道德。单凭记忆写书,而缺乏资料核对事实,风险很大。误导读者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傅苹被捕以后,被关在南京的一个监狱里。美国大编辑Tina Brown说,傅苹经历了“无穷无尽”的牢狱之灾。傅苹出来以后发现,她在监狱里呆了3天。

  傅苹的故事还在继续。出狱以后,官员告诉傅苹,禁止她向任何人透露论文中的内容。而政府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她流放到美国,并且永远不准回到中国。而这一切还都是中国政府的意思,傅苹本人毫不知情。

  我很好奇,在傅苹眼中的中国政府究竟是什么智商?对付异己,肯定是放在手里控制,不让闹事。按照傅苹的故事,中国政府一边不想让她闹事,一边把她送到美国。美国的教育很好,发言的平台很好,美国也喜欢反共的异见人士。傅苹去了美国,要想散播言论,应该是如鱼得水才对。傅苹讲故事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傅苹以为,中国政府究竟在想什么?

  2个星期以后,傅苹就坐飞机离开上海,到达旧金山,并在新墨西哥大学继续自己的高等教育。那时候是1983年,当时傅苹25岁。

  在中国,傅苹克服了政治背景的不利因素,一举考上大学,应该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不过,傅苹经历4年大学教育,刚刚来到美国的时候,居然只会说3个英语单词:please, thank you和help。

  来到美国以后,傅苹彻底摆脱了4年只学会3个英语单词的阴影,很快就学好了英语,功课成绩很棒,老师同学们都喜欢她。真是奇迹。

  《弯而不折》这样的书在美国很多,它绝对不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更不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

  这样的书很取巧,价值也很有限。书中讲述的内容大多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无从考证。作者只需要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遇到细节太具体而记不清楚的时候,可以用某些形容词一笔带过,蒙混过关。

  这样的书,没那么容易辩驳。因为它本身证据不足,所提的论点也不稳固,不值得较劲。即使认认真真去考证,很多历史细节也确实难以一一确认。因为作者本人加了很多形容词,算是用上了障眼法。

  这样的书也可以很畅销,很有影响。毕竟,不少美国人喜欢看这样的书。他们不爱看中国的好,需要有人跳出来对中国指指点点,心里才会舒服些。

  而傅苹很清楚市场的需求。她在回顾的时候,只需要适当地添加改动,夸大其词,措辞也要注意带上感情色彩,最好还是批评中国的。

  最后,傅苹这本书也充满好莱坞式的惊悚元素:女主角遭到绑架、虐待、轮奸、被捕,还有牢狱之灾。在故事的结尾,傅苹不负众望,逃离“魔窟”,来到美国,小有所成。看似励志的故事,典型的美国梦。

  这样的书,只要情节够惊悚,就会有人看。真实性有没有打折,似乎不重要。不过,《弯而不折》是不是应该放到“fiction”的分类里呢?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