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归国博士和退休官员联手修复“中毒”土壤(组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10日 07:4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归国博士和退休官员联手修复“中毒”土壤(组图)
陈能场和本报记者考察跨界河流污染,取水检验。梁文悦 赵洪杰 摄

  “东莞中堂镇属于工厂型重金属污染,肇庆四会市下茆镇江湾属于漂染型重金属污染,云安县茶洞镇稻田则属于矿山型污染,这些地方的土壤里都检测出了镉、铅等重金属超标。”

  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广东土壤学会土壤污染与修复委员会副主任陈能场,在广东矿山和工厂周边四处挖土——他的愿望是,推动广东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制定。但各地遮遮掩掩的态度让他稍有失落。连与他一起同行的合作伙伴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环保局原局长袁征也很着急。

  在广东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当下,这位归国博士和昔日的环保大员走到一起,为了被忽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2011年2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指出了我国目前重金属的环境污染严重。广东省作为14个重金属重点治理省区名列其中。之后,广东发动专家学者在大宝山、莲花山、贵屿等地展开土壤修复试验,大力整治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今年省环保厅还将重金属污染整治列入了十大民生实事。

  改造者说——

  ◎农民对重金属污染几乎没有概念,我只能解释说,土里有毒,我们的工作是帮他们镇住或者取出来

  ◎这8年下来,最兴奋的就是通过上坝村的科研和媒体报道,让全社会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加以重视

  ◎PM2.5这么专业的词汇成了全社会街谈巷议的热门词汇,群众已经不满足每天空气都是“优或良”的空气质量公报了,而政府也及时采纳了这些意见

  1

  回国拯救“癌症村”

  18年间矿区的上坝村有250多人死于癌症,央视称其为“死亡村庄”。他感觉到,同日本六七十年代一样,中国经历了经济迅速增长期后,环境事件开始集中爆发

  新世纪初,尚在日本鹿儿岛大学留学的陈能场从网络上看到了韶关大宝山矿污染的报道,报道称,18年间矿区的上坝村有250多人死于癌症,央视称其为“死亡村庄”。他感觉到,同日本六七十年代一样,中国经历了经济迅速增长期后,环境事件开始集中爆发。

  公害患者相继离世,河流逐渐自我净化,土壤的污染却不会自动解除,即使过千百万年,它仍然稳定地存在,这正是重金属污染的特殊之处。即使是不乏技术和财力的日本,修复土壤的任务仍未完成。而对于中国,困难刚刚开始。

  2005年,北江发生了镉污染事故,韶关冶炼厂向北江排放了3.63吨的镉,而湘江仅仅因为上游清理淤泥爆发了一场震动全国的镉污染事故,“说明我们的环境脆弱到了何种程度。”他感慨。

  这个时候,陈能场回国,很快就去了大坝村。此前,华南农业大学林初夏教授曾做了个实验,把村庄附近的横石河水稀释万倍,发现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24小时。

  在横石河上投资修电站的一位老板向陈感慨,每年都要更换一个几万块钱的水轮机。不需要多长时间,横石河水就能把钢铁栅栏泡成如腐朽的树干,一层层绿皮掉完,一年过去,铁栅栏就被泡软了。陈能场决定就在这里展开土壤修复工作试验。

  这年,袁征已卸任省环保局局长,转到了省人大环资委工作。省人大代表、韶关翁源教师沈演泉等人多次提议案后,在省两会上直接询问省有关部门,呼吁解决上坝村污染问题。袁征恰好见证了大宝山污染整治的艰难过程。

  “询问完,时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凯、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尚武率省人大、省直有关部门20多名领导,主动‘赴约’赶到粤北大宝山矿区,听取代表意见,协调解决上坝村污染问题,尽快落实资金建好上坝水库。”他说。

  官方和民间几乎同时开始了对广东最著名“癌症村”的拯救。

  2

  启动土壤修复试验

  他们看到这些城市来的“科学家”将农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实验田,而且不厌其烦地分别施肥、分别管理、分别收割。“农民对重金属污染几乎没有概念,我只能解释说,土里有毒,我们的工作是帮他们镇住或者取出来。”

  刚回来不久,陈能场陪同两位老师——长崎大学校长、环境医学专家齐藤宽和东京大学终身教授茅野充男去了大宝山矿区。当时恰逢北江镉污染事件,“尾矿坝泄水时,当地拼命地往里面撒石灰,对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而随着相关调查的深入,陈能场越来越感到紧迫。广东在对179个保护监测点近8.4万公顷农田的监测中,发现稻田重金属超标率高达70.9%。

  2006年7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透露,据不完全调查,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土壤修复试验便在此背景下启动了。在对上坝的河流、土壤、井水、稻米、蔬菜、动物内脏以及人体的尿镉、尿砷进行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后,认为在重金属方面,镉是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最主要重金属,陈能场的团队开始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当地村民都感到诧异。他们看到这些城市来的“科学家”将农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实验田,而且不厌其烦地分别施肥、分别管理、分别收割。“农民对重金属污染几乎没有概念,我只能解释说,土里有毒,我们的工作是帮他们镇住或者取出来。”

  在一块约6亩大小的田地里,他们先后尝试了硅肥和水分管理、土壤固定剂等多种方式控制重金属,而在另一季度种植高富集镉的水稻品种,将重金属镉等从土壤中提取出来,将稻杆送到中科院广州能源所进行生物质能转换和重金属回收。通过这种轮作的方式,修复中毒农田。

  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广东省相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省科学院同意在大宝山上坝村建立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野外台站,并持续给予基金支持。

  而在袁征所在的省人大的推动下,政府和企业联合投入1341万元建设了上坝水库,收集雨水和山泉水引入上坝村。2007年,省发改委与西门子公司签订协议,由西门子公司投资两百万元,安装了净水设备。

  2008年年底,袁征正式退休,担任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