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大企业大项目环境违法底气十足 无视环评强行上马(2)

2012年06月05日 07:3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无视环评的20个机场

  31个在建或已运营的机场居然有20个被查出违反环保法律问题。审计署2011年2月14日发布的有关审计调查结果公告披露了这20个机场环境违法问题。

  据审计署透露,2010年5月至7月,审计署对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和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场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调查了31个机场。

  审计署发现,5个机场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未经批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的;15个机场是在未进行环保验收的情况下,就投入运行的;7个项目未按原设计要求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有些机场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或农田,存在污染隐患。

  轻描淡写的整改

  从审计报告可以看出,上述央企环境违法问题至今并未完全整改到位。

  以宝钢集团所属企业的环境违法问题为例: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就少缴排污费等问题,正向有关部门申报补缴;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及时淘汰落后产能等问题,目前,正按规定补办新增产能相关核准手续,制定落后产能关停计划;

  未按规定配套建设烧结机脱硫环保设施、超标准排放工业废水、新建项目未办理环保验收手续即投产等问题,宝钢集团责成相关单位补办环保验收。

  再看看中石化。该公司还有76台高耗能装置未按期淘汰的问题整改。审计署公告显示,相关单位已淘汰7台高耗能装置,其余已列入淘汰计划。

  中石油又如何呢?审计署透露,中石油集团已取得1座油库和175座加油站的环评批准文件,两座油库已通过环保验收,其他项目手续正在抓紧补办。

  至于环保部公开叫停的高铁环境违法问题,可以预见,通过补办环评手续,个个都会摘掉违法的帽子。

  近年来,无论是央企还是国家或地方重点建设的大项目,因环境违法被曝光的不在少数。面对这些“特权企业”、“特权项目”,执法部门难道只能协助它“先上车,后买票”吗?

  □点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绿色经济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减少生态稀缺的经济。虽然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会确定不同的主题,推出不同的概念,但万变不离其宗: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以过度牺牲环境为代价。

  法律,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准则。环保法律,是对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最基本要求。在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当我们试图审视环保法律的执行状况时,却痛心地发现,在我国,有些声名赫赫的大企业、大项目,却在扮演着环境违法的反面典型。

  为了法律不再悲哀,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早日建成,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希望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切实履行环保义务;希望执法部门不要因为是大企业、大项目就睁只眼闭只眼;希望被曝光的违法行为早日得到纠正并公之于众。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