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剖析中国式陋习:国人边谴责边“随大流”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04日 15:1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围剿不文明行为应先厘清违法界限

  如何减少不文明现象,避免“小事”升级为刑事案件?面对不文明行为,法律围剿又是否能见成效?本报记者近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人们虽然痛恨这些陋习,却又在不自觉中“随大流”。

  事实上,正是这些诸如“踩踏座椅取行李”“地铁抢座”“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导致了数起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当然,各地针对不文明行为的法律围剿也在展开:

  当然,各地针对不文明行为的法律围剿也在展开:

  公安部最新规定机动车司机闯红灯扣6分,这意味着闯两次红灯就要重新考本;

  武汉提高不文明行为处罚标准,乱扔烟头一律罚款50元;

  海口将从重处罚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并处50元罚款;

  北京已有对不文明行为的立法计划,具体措施还在研究中……

  如何减少不文明现象,避免“小事”升级为刑事案件?面对不文明行为,法律围剿又是否能见成效?本报记者近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一撮被升级的鸡毛小事

  一桩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值得吗?只是“逞一时之快”……

  当不文明行为升级之后,对于此类事件人们往往会发出诸如上述感慨。但“闹剧”之后,是否应该反思,为何一次不文明的行为会引发如此激烈的交锋?

  让我们先来看看近期著名的“升级事件”:

  10月6日,由南宁飞往哈尔滨的航班上,飞机停稳后,一名坐在后排的男士为了取行李,穿着鞋子踩在前排旅客王斌的座椅上,并碰到了王斌的腿,双方由此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据现场目击者回忆,两人大动肝火后,踩座椅的旅客有个同伴迅速“参战”,王斌最终被打得嘴里冒血。飞机上的安全员赶到现场阻拦,也挨了打。10月9日,武汉机场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3人作出处罚,其中踩座椅的旅客被行政拘留7天,帮忙的同伴被治安罚款500元,另一方当事人王斌则被治安警告。

  同样发生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一段拍摄于广州地铁里的“血战”视频扣人心弦。在这段长约46秒的视频中,一名身着白上衣、灰短裤的老伯,摁住一名身着绿T恤、牛仔短裤的小伙,一边扭打,一边撕咬对方。据车厢内乘客介绍,“互殴过程持续一分多种,两人身上、车厢地板上均沾满了鲜血,最后在地铁职员和警方的介入下双方才被控制”。而起因只是因为插队产生口角。

  今年8月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和墨水湖北路的交叉路口,发现一名女子横穿马路后,市容监督员正准备对该女子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劝阻。但谁也没想到,该女子不由分说地一左一右扇了市容监督员两记耳光。

  “因为挤公交车而大打出手、邻居临时放置物品挡住了家门而拳脚相加……这些小小的不文明行为,现如今都成为了刑事犯罪的导火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向记者介绍说,经过调研,发现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会接到因为不文明行为导致升级的案件,起因其实都特别简单,无非就是公交车下车乱挤还有开车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但最终引发的后果都是比较严重的。

  2011年8月11日22时许,22岁的王某在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43号烟酒超市内售货,顾客丁某购物时认为店内出售的饮料价格偏贵,骂了王某一句“装孙子”之类的话,转身离开的时候王某在后面也骂了一句,然后二人互相对骂起来,王某拦着不让丁某离开。后丁某打电话叫来其母亲。丁母现场将丁某劝开,但是王某仍然继续骂丁某及其母亲。这时,丁父赶到,看见王某在骂妻女,遂上前打了王某一巴掌,王某遂用拳头打了丁父左眼一拳,然后丁某、丁父、王某三人相互撕扯,扭打成一团。

  后经群众报警,警察到现场将上述人员带回派出所。王某拳击丁父左眼,造成丁父左眼眶内侧壁骨骨折,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后王某赔偿被害人丁父损失费用3万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检察机关对王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实际上,在很多突发性案件,包括一些后果严重的侵犯人身的案件,都是由于这些小事引起的。在我看来,这些不文明行为已经构成违法,有的甚至已经构成犯罪,因而不能仅仅予以道德谴责,还要依法予以惩戒。”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时延安说。

  “从整个社会来说,我认为可能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才会有这种‘升级’事件的出现。主要问题是人性当中有所欠缺,不光是这些人,我们很多人中其他的人也会有这种缺陷。”在回答记者“不文明行为为何屡屡升级为暴力事件”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陈劲松分析说,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具备三种能力,感性的能力、理性的能力和灵性的能力。“打架的人,我们认为他们灵性的能力被遮蔽了,完全按照自己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出发,就会引起冲突。感性的能力是指从自己当时的感受力出发,理性是指就是从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个体缺乏灵性的能力,就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像打人、不让座、拒绝道歉等行为都是仅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作出判断。个人和社会如果缺乏灵性的思考,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