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吁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避免轰轰烈烈原地踏步(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25日 14:1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不能仅凭热情,要有专业化定位 向社会放权要有新改革方式

  “实际上,向社会放权,也就是给予社会组织独立自主权,给予他们依法行善、依法行使管理社会事业的权力。”

  在王振耀看来,放权的背后,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量社会组织的建立。针对越来越具象的社会服务,政府没有那么多精力全面管理

  社会组织本身要接过政府让渡的权力,也要做出充分的准备。“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还要靠专业化的服务定位”,王振耀说,“社会组织的服务,是直接对人的服务。”

  王振耀告诉记者,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社会产品附加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等因素,因此在服务定位方面,社会组织应比企业做得更好。“一业多会”所带来的竞争局面,同样要求社会组织做好实验及失败的准备。

  “此外,还需要社会组织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现代化的行业化管理治理机构。”王振耀说。

  “权力交接”双方均需面对的挑战,彰显着这场广泛社会改革的与众不同。

  “社会改革需要用新的改革方式”,王振耀说,因为它涉及的,是我国民众仍在学习、认知过程中的“公共领域”,“这种改革没有敌对双方,也没有既得利益者,是一种全新的改革逻辑。因此,它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共同对话、讨论和协商。”

  虽然社会组织在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无法绕开监管环节,但王振耀认为,目前社会组织相关标准的建立,比监管措施的制定更为急迫。

  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标准,只能通过基于改革共识的多方参与和协商。“我国目前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许多标准,仍然比较粗放”,王振耀表示,如基金会的注册金额、社会组织用于管理费用的比例等,缺少细化、分级管理机制。他说,“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与民众,在合作、妥协、投票表决一系列过程中逐渐完善。”

  民众,是社会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于是,每个人的参与变得不可或缺。除了民众能够享受到社会服务之外,“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将提供大量的社会产品和就业岗位。”正因为这样,王振耀才把这次社会改革看作是一次“社会生产力解放的机遇”。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政府公布了首批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共分五大类257项。其中包括文物保护的辅助性工作、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服务、自然环境监测辅助服务、公共教育成果质量评估等多项民生事项服务。随着社会改革方案的陆续展开,将有更多的省市跟上广东的步伐。

  “更多配套措施还需尽快出台,因为社会改革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拖延不得。”尽管王振耀对社会改革保持乐观,而言语之中仍带着一丝急迫。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