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环首都雾霾圈"无人独善其身 联防联控纸上谈兵(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16日 09: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联防联控纸上谈兵

  记者调研发现,北京周边部分地区部分官员对企业违规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他们对北京存在着某种怨气有关。少数地方干部甚至认为周边地区为确保北京发展绿色科技产业,自己只能“留着”污染企业,甚至产生了“我就是要直排,不想帮北京治污”的极端心理。

  河北某县一名宣传部负责人就告诉《经济参考报》表示:“首钢搬到了河北,把污染转到了河北。北京的姿态很高,说自己向河北转移了很多产业和项目。我们承认,自己获得了一些利益,但不能把北京的污染全归咎于河北———我们自己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北京周边某市一位县政府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北京为避免“垃圾围城”,默许废旧塑料垃圾流入到周边的小县,下面的小村庄发展出酸洗塑料、废旧塑料炼油、废旧塑料燃烧发电等产业。该县宣传部负责人更是直言:“北京应该给我们发个‘特别贡献奖’,垃圾不在北京烧,只能在我们这儿烧。最近污染扩散到北京,北京还怪我们。”

  环保部一位专家表示,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等)都跑到北京、天津,河北只能引进重污染企业落地,产业升级急需加速前行。

  问题是,产业升级和治理污染都需要资金投入。钱从哪儿来?

  相对于财力雄厚的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京津周边的一些小县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上述某县常务副县长举例称,县里的领导最头痛的就是环保投入得不到保障,一方面治污的现实要求高,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比如中央财政只给县级环保治理专项资金30%的投入,70%的配套资金还得地方去筹集。2012年,该县财政收入仅11亿多元,财政支出连上转移支付却高达13亿多元,其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农村环境整治等环保投入为1亿多元。

  “环保是一个花钱的产业,连‘肚皮’都没照顾好,哪还有多余的钱搞环保?!”该常务副县长反问道:“我们前几年从北京承接了污染产业,到了这一任县政府,环境治理的成本谁来分担?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责任谁来负责?”不少干部都认为,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如果不发展经济,既无法提高财政收入、向上级政府“交代”,也难以解决群众就业、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北京市环保局的专家也承认,河北重工业占G D P的比重比北京高很多。如果产业结构突然进行调整,将影响河北省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等。“如果这些问题没办法通盘考虑好、解决好。奥运会期间京津冀联防联控的经验注定是短暂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认为,如果不把PM 2.5的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环首都区域的“联防联控”就只能纸上谈兵。

  北京治车:

  排污费至今难产新能源推广不力

  随着尾气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北京主城区雾霾主因,北京着力治理汽车尾气。北京市环保局官员说,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不能自己不好好治理,指望其他省份”,而对于机动车、燃煤、扬尘等不同污染源的防治中,“机动车是唯一环保局能够自己管的”。

  然而,北京正陷入一个治霾窘境:一方面,北京市开征汽车排污费、提高拥堵区域停车费等减少汽车使用的政策,恐因阻力过大,尚在研究论证阶段;另一方面,为保护本土汽车品牌,又不愿让比亚迪等外地品牌新能源汽车进京。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