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大学生变“毕剩客” 蜗居28元一晚小旅社(图)(3)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6月17日 09: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大学生变“毕剩客”蜗居28元一晚小旅社(图)(3)
3个男生在旅舍公共区域聊天、休息。

  温少波理解“鸵鸟”的感觉。

  2010年元旦,两个找工作的年轻人前后脚到“携职”住下。在相识仅仅10个小时后,其中一个小伙子用刀连刺另一个小伙子头颈部,将他残忍杀害。事发之前,连他们的室友都没察觉任何征兆,“甚至没有争吵”。

  施暴者年仅25岁,受害人只有22岁。

  “求职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温少波说,而他自己的心理压力,当时也在迫近极限。

  旅社里的年轻人“抱团取暖”的极少,短暂栖居后,可能连声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

  在温少波看来,他的目标客户始终不变,就是“那些在拼爹时代无爹可拼的人,那些‘我爸不是李刚’的大学生”。

  23岁的张广红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拼爹。这个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毕业的姑娘家庭普通,成绩普通,样貌也普通。但她早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所以一毕业就到杭州找葡语培训机构学习,并在“携职”住下,眼看快一年了。

  “我不介意现在的‘毕剩客’身份。”张广红淡淡地说,“通过语言考试和申请出国,都在计划之中。”

  没课的午后,她背着资料准备出门复习。这个姑娘衣领亮白,发丝清爽,自称“有点洁癖,自我管理能力还不错”。

  “携职”夹在浙江大学西溪、玉泉校区之间,“学习氛围很好”。张广红偶尔也会到校园里找找自习室,而徐玉娟会把有学习计划的尽量安排在一间屋里,“互相带动”。

  情况没那么理想。在张广红这个长住者看来,旅社里的年轻人“抱团取暖”的极少。大家各忙各的,“能忍耐彼此的生活习惯就已经很好”,短暂栖居后,可能连声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

  温少波也不介意“吐槽”这些年轻人:有一个月不洗澡直到室友来投诉的,有让空调24小时连转的,有弄脏床单一直捂到无法清洗的,也有抽烟、乱丢垃圾的。但最让他头疼的问题,还是与“求职”有关。

  “光看数字,就业形势越来越吓人,但本质上还是那些问题。”

  他坚信,“天底下没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根据他的观察,不少年轻人求职“准备严重不足却又自视甚高”。二三本院校毕业,又没有工作经验,用人单位不可能开出高薪。

  他的员工好不容易为一个大学生争取到面试机会,快到约定时间,小姑娘就是不动弹,“要看完刚更新的电视剧”;他曾请杭州市人事局的领导来做沙龙讲座,没几个人来听,他不得不挨个儿房间敲门:“哥们儿,来吧,给点面子。”

  “但我还是觉得他们不容易,值得欣赏。”温少波说,“小孩子哪能不犯错,不打架,不谈恋爱呢?”

  从2011年到2015年,温少波的“携职”一直顶着英国大使馆颁发的“社会企业”名号,其间他得了几个奖,也渐渐吸引了一些社会力量。

  数年间,他建立了网站,开始做培训和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还帮助数千名大学生找到工作,眼下正一边与高校合作筹备“就业大学”,一边装修旅社新址。

  温少波的微信签名是“做点与钱无关的事”,但在此之前,这位温州人相信,眼下最基本的问题,还是“你怎么盈利”。

  他有时会在洗漱时偷偷看一眼姑娘,但他认为这里所有人压力都很大,谈感情太奢侈

  生存和梦想之间的矛盾,周江华自认为看得透彻。

  打从4月起,这个江苏常熟理工学院学“工程”的男孩就开始到处求职。

  他起初对国际贸易最感兴趣,直接冲到义乌,一天面试三家企业。结果,“就我这外语水平,趁早放弃”。

  第二站是宁波,周江华看中这座城市的港口区位优势,想做贸易中的物流环节。虽然跟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老板娘“聊得志同道合”,但公司处在初创阶段,“还是不理想”。

  当周江华到达杭州时,是6月初的一个晚上。他想见见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前女友,可最终“像个白痴一样滚回东站”。

  他又计划投奔金华的朋友,但朋友住在合租房里,没他容身之处。凌晨两点,这个23岁的小伙子还背着背包,拖着拉杆箱在马路上“晃”。他通过手机社交软件找收留“沙发客”的同城者,检索出来10个人,一沟通,7个是卖淫女,3个是诈骗手机话费的。

  他住过火车站的小旅馆,屋里只有一扇开向过道的气窗。因为等不到面试通知,他站在汽车站、火车站一待就是大半天,不敢买票,也不知道该去哪。他还遇到过一个“特别傲慢”的经理,让他去商贸城楼下发传单,“看你简历成绩不好,底薪2000房补200,就这待遇,爱干不干”。

  “我以前没想过自己有天会这么惨。”周江华说,他想打架,想咒骂,但最终还是忍下去,热情一点点熄灭,梦想和冲动慢慢变成对温饱和稳定的强烈渴望。

  在义乌时,这个“约会都要提前刷牙”的小伙子“不可思议”地买了人生中第一包香烟,死命抽掉一半后,又狠狠责骂自己一顿。

  “天亮了,该解决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傍晚,周江华坐在“携职”的一个房间里。这个穿着篮球背心和短裤的小伙子瘦削结实,脸上总挂着笑容。

  因为近来股票市场火热,他顺利成为一家提供行情信息软件公司的销售实习生,每天参加培训,“听说做得好收入能上万”,周江华决定干下去。

  说到梦想,他眯着细长的眼睛,抓抓脑袋笑着说:“戒了。”眼下,“赚钱养活自己是一切的前提”。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