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购房者挑剔还是政策不完善 北京自住房遭高比例弃选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9月17日 13: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9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自住型商品住房申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自住型商品住房(以下简称“自住房”)从推出至今,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即便大多地处偏远,但自住房推出后,一直令北京众多无房的刚需阶层为之疯狂。

  2013年年底,北京市推出自住房新政,政策规定此类住房价格比周边商品住房低30%左右,面向全市符合限购条件的家庭;购买此类住房后5年内不得上市,5年后上市收益的30%上缴财政。

  首个自住房项目金隅汇星苑开始正式选房当天,摇中号的“幸运儿”们挤爆了现场。盛夏里排起长队的选房者背后,是数以十万计的申请者。

  此种情景未持续多久,自住房的“弃选潮”就尾随而至。有媒体报道,近期一自住房项目,有九成中签者弃选,弃选原因被概括为“没钱、认为房屋质量差以及周围环境不好等”。

  对此,北京市住建委出台了上述征求意见稿,其中特别指出,购房家庭放弃选房超过3次,优先家庭拟被取消自住房优先购买资格;属于非优先家庭的,拟取消自住房购买资格。

  另一方面,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从户型设计、工程质量等方面对自住房参建各方加强监管,保证自住房与商品房同品质。

  自住房在市场上的冰火两重天与相关政策的接连出台,令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自住房制度设计本身的合理性,在商品房和保障房以外,自住房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哪些原因导致弃房

  在北京打拼的马蕾,每天都会多次刷新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站,而且还会混迹在各种与自住房相关的社交网站,生怕错过最新的消息。

  马蕾在第一个开放申请的恒大御景湾自住房项目时,就递交了材料,算是很多自住房QQ群里的元老级用户。她参与过摇号,却最终选择“弃选”,直到现在,她仍然关注着新开放的自住房项目,同时也盯着二手房市场。

  针对北京市住建委的自住房新政,马蕾曾提交了书面意见:“不建议对自住房的购房家庭加入3次弃选取消资格的要求。”

  马蕾列出了她认为很重要的原因,自主房的申请者一般预算有限,现有自住房的供给,从60平方米~100多平方米,总价也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差别很大。如果摇上的号不是最靠前,基本上选上自己满意的户型的可能性就很低。有的申请者就是冲着7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去买的。结果挑的时候,这个户型没有了,选择大户型,真的无能为力,只能弃选。

  在自住房的申请者看来,弃选的原因有几类:一、钱不够;二、距离太远;三、房子质量太差;四、周边有嫌恶设施,如殡仪馆、化工厂、高压电等设施。马蕾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对弃选原因作个调查。

  马蕾现在是两岁孩子的妈妈,与丈夫都在私企上班,是标准的京籍无房家庭户,属于自住房优先家庭。结婚以来,一直和公婆挤在8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

  “唉。太无奈了。”马蕾接着说,“一开始在报纸上看到信息就赶紧去申请,大家都有一些甭管好的坏的,先占上再说的心理状态。申请最初的顾虑就是担心僧多粥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排到自己,户型合适与否的问题没有考虑过。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