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海外华人为寻根掀“修家谱热” 老华侨兴正浓(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19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国家谱总目》保存华人共同记忆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古籍馆副馆长谢冬荣近日接受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有一个统计数据,到2013年,国图合计藏有家谱11000种10万余册,并正逐步通过网络平台,在与海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中,一步步扩大家谱藏量,推动家谱数字化进程。他表示,家谱保存了华人的共同记忆,编修《中国家谱总目》功在国家和人民。

  据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家谱原件收藏的总量仅次于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二。在2000年由大陆、港澳台地区、北美地区参与的两岸五地会议上,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中国家谱总目》立项,国家图书馆作为会议的理事会之一和副主编辑 ,协助《中国家谱总目》项目的开展,在对国图所藏馆量进行统计的同时,也组织了北京地区的家谱搜集和编纂工作。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家谱总目》项目?

  谢冬荣:2000年,由大陆、港澳台地区、北美地区参与的两岸五地会议上,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中国家谱总目》立项,国家图书馆作为会议的理事会之一和副主编辑 ,协助《中国家谱总目》项目的开展。

  《中国家谱总目》虽然只提供家谱的提要目录,但这份目录提要可以让人们有本可寻,因此不管是哪个图书馆牵头,家谱的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做家谱这件事对所有中国人而言是有贡献的,保存了华人的共同记忆。

  记者:有没有政要名人到贵馆探寻家谱祖脉?

  谢冬荣: 2005年时任台湾亲民党主席的宋楚瑜访问大陆,大陆方面赠送给宋楚瑜的礼物中包括一套《湘潭昭山宋氏石潭房七修族谱》。这是宋楚瑜家族的家谱。该件礼物就是依据国图收藏的1941年活字本仿真复制的。他当时拿到礼物时非常激动。

  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续修家谱成为一股热潮,具体表现是什么?

  谢冬荣:家谱的修缮过去都由民间自发来做,后来兴起了一些专业性的修谱公司,推动了家谱修复朝向迅速且专业化的道路飞速发展。

  只要有相关家谱资料,就可以委托公司来做,大大提高了原先纯手工做家谱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一些宗亲会开始集中发起修家谱的活动,还会寻找一些有文史专业功底的人员把关,使得修家谱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提升。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很多人拥有家族的零散信息,家谱通过网络平台呈现,如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等机构就通过网络,使得与家谱相关的数据得以呈现。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在逐渐完善自己的网络系统,提供这种功能。

  记者:中国国家图书馆家谱馆藏的特点是怎样的?

  谢冬荣:国图搜集的家谱,1949年之前的家谱要占到总量的60%以上,其中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家谱居多。

  国图藏有早期版本的家谱,包括宋代写本2种,蒙古刻本1种,元代抄本、刻本各1种,明代版本300多种。宋代写本《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为现存最早的宋皇室家谱,且是海内外孤本。

  我馆保存的名人家谱也较多,清代的名人有孔尚任、纪昀、魏源、李鸿章、刘坤一等人的家谱,民国时期的名人有徐世昌、黄兴、鲁迅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名人有董必武、毛泽东、徐向前、荣毅仁等。

【编辑:谢萍】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