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警部队打造特色警营文化 催生部队战斗力

2012年08月03日 14:22 来源:人民武警报  参与互动(0)
武警部队打造特色警营文化催生部队战斗力
大刀表演激情四射。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贺兰山脉,峰峦重叠,绵延起伏,状似一群群奔腾的骏马。初夏时节,笔者走进贺兰山脚下的武警石嘴山支队,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这个支队注重传承、创新“艰苦创业,自觉奉献”贺兰山精神,狠抓警营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特色警营文化,坚持用文化软实力催生部队战斗力,官兵精神面貌和支队全面建设焕然一新。

  营院文化励斗志

  “王排长、你的风采录上灯箱了……”。去年9月,支队反恐中队排长王杰在总部“魔鬼周”超极限综合演练中,凭借自己顽强意志和出色表现,勇夺“勇士”荣誉勋章。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官兵在本职岗位上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年初,支队拿出专项经费,将近几年涌现出的标兵干部、标兵班长、训练尖兵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先进典型的照片和简要事迹印上灯箱、写进橱窗,制作了这组“英雄榜”文化灯箱,官兵们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走”上灯箱,无形之中受到激励和鞭策。一幅幅生龙活虎的精武图成了官兵历练战斗精神的“借力点”,一张张满载荣誉的风采照成了官兵激发工作热情的“动力源”。在前不久的军事比武竞技中,下士冯猛以1′35″夺得400米障碍第一名。他指着灯箱上自己的英姿说:“每次看到灯箱上的‘精武之星’都会受到鼓舞和激励,经过一段时间刻苦训练,自己终于上了灯箱,成为大家心中的‘星’,感到很自豪”。

  环绕营院,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励志石,上面用魏碑、行书镌刻着“精武”、“忠诚”、“奋进”等字样,并涂上红色油漆,摆放在营区草坪和道路两旁,形成了别具匠心的“石头文化”。他们利用俯拾皆是的石头资源,砌图案、镶格言,赋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的生命和内涵。一块块石头远看精美别致,近看催人奋进,既美化了营区环境,又把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地融入了官兵的灵魂深处。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课堂。不管任务多繁重,环境多艰苦,官兵们看到的是励志标语,听到的是典型事迹,感受到的是使命责任,展现出的是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其实,这些只是支队构建文化环境的冰山一角,其他中队搭建的哨位文化、饮食文化、田园文化等文化载体,为火热警营增添了一道道亮丽风景。

  特色文化润兵心

  “一队一品建起来、文化活动搞起来、文艺骨干动起来"。富有特色的警营文化,如同官兵凝魂聚气的“磁场”,滋养官兵心灵,激励打赢斗志,愈来愈受官兵的喜爱和追捧。这个支队部分中队地处偏远,环境艰苦,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一度使不少官兵滋生了“看摊守夜”的消极思想。怎样才能提振官兵“精气神”呢?他们着眼官兵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按照“文化育人”和“一队一品”的建队思路,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拓宽文化活动空间,先后组建了警营劲舞、大刀表演、欢乐腰鼓等八支特色文化队伍,深入开展诸如文化长廊、操场文化、安全文化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将弘扬先进军事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得到广大官兵的积极响应。

  新兵下队后,他们针对青年官兵来自地域不同、兴趣爱好各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深挖“草根艺人”充实文艺骨干队伍,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邀请驻地艺校老师和民间艺人帮带文艺骨干。4月份,在特长兵调查中发现,不少新战友入伍前就学过架子鼓、吉他等乐器。于是,支队又投入10万余元为基层中队购置电吉他、电贝司、电钢琴等电声乐器,组建了电声小乐队,并邀请艺校老师讲授乐理知识,让特长兵当“教头”传授演奏技巧。如今,电声乐队已经成为基层官兵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快乐元素。每逢周末假日,电声小乐队为基层官兵巡回演奏。演奏中,有军歌联奏、流行歌曲,或合演、或独奏,一曲曲催人奋进的交响乐、一通通铿锵有力的架子鼓,既提升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品味,又为特长兵搭建了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舞台。

  红色文化铸警魂

  一处红色遗址,就是一块教育基地;一次红色活动,就是一次心灵洗礼。支队注重在弘扬先进军事文化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之中,坚持把红色文化作为开展“学革命传统,当红色传人”系列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使红色文化成为官兵成长进步的精神动力。他们深入挖掘驻地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平台。每逢重大节日、新兵下队、遂行重大任务前,都要组织官兵分批次前往贺兰山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景点”,看一看前辈的光辉业绩,听一听先烈的感人事迹,并配合开展“重温军人誓词、红军墓前话使命、纪念碑下谈历史、新旧对比中讲感受”等系列红色文化活动,让官兵在活动中汲取“历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使革命精神真正融入官兵血脉。

  在此基础上,他们千方百计“引进”,想方设法“延伸”,使红色文化持续发挥魅力。支队每年购买大批革命历史题材书籍和红色读本配发基层中队;定期组织官兵观看《建党伟业》、《旗帜》等优秀红色影视片,传唱《红色歌曲百首》、《核心价值观组歌》等红色歌曲;邀请驻地党史专家、老战士、老党员话传统,解析“贺兰山精神”。从老红歌到新红歌,从营区到野外,警营无处不放歌。在“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唱红歌、忆党史、颂党恩”文化活动,官兵们在传唱红歌中追寻红色精神,在倾唱红歌时催生励志豪情。通过广泛开展“读红色书籍、观红色影视、唱红色旋律、办红色讲座”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官兵爱岗敬业的内在动力,坚定了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李亮、付永)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