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古巴革命志愿者摩根如何从英雄变死囚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17日 11:26 来源: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0)
 1959年,摩根(站立者)在哈瓦那受到卡斯特罗等欢迎。
1959年,摩根(站立者)在哈瓦那受到卡斯特罗等欢迎。

  他出身于富足的中产之家,却生性叛逆,浪迹天涯;他在美国有父母妻儿,却矢志为异邦的自由而战;他曾与卡斯特罗称兄道弟,最终却倒在昔日战友的枪口下。他就是在古巴革命中声名鹊起,如今却鲜为人知的美国志愿者——威廉·亚历山大·摩根。

  1961年的一个春夜,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卡巴尼亚堡监狱里亮起刺眼的灯光。聚光灯将一名身材魁梧的美国男子牢牢罩住,后者背靠一堵布满弹孔的墙壁,站在护城河中。突然,暗处传来吼声:“跪下!饶你不死!”

  “我不会向任何人下跪。”美国人一口回绝。

  枪声响起。囚犯双膝中弹,踉跄倒地。又一排子弹飞来,击碎了他的头颅。

  被处决者名叫威廉·亚历山大·摩根,时年32岁。仅仅4年前,他还被誉为古巴革命的英雄,受到万众敬仰。这次,将他置于死地的,却是那些曾以兄弟相称的昔日战友。

  辗转加入革命队伍

  时钟拨回1957年12月,摩根西装革履,看似漫不经心地游走于灯红酒绿的哈瓦那闹市区,乍一瞧,活像一个从海那边的迈阿密来此度假的阔佬。

  在码头的电话亭边,他接头的对象——地下革命组织成员罗杰·罗德里格斯露面了。为推翻巴蒂斯塔政权的独裁统治,罗德里格斯早先在美国招兵买马,与摩根成为密友。

  这回,摩根是主动来到这个加勒比海岛国的。他希望罗德里格斯帮自己潜入古巴东南部的马埃斯特拉山脉,加入由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武装。据他自称,此举是要为一位“向革命队伍偷运武器,被抓后饱受折磨,最终被巴蒂斯塔喂了鲨鱼”的朋友复仇。

  罗德里格斯大喜过望。他表示,虽然不能带摩根前往马埃斯特拉山区,但可以去古巴中部的埃斯坎布雷山区,那里有另一支被称为“第二阵线”的反巴蒂斯塔队伍。

  就这样,几天后,摩根如愿见到了“第二阵线”指挥官、23岁的埃洛伊·古铁雷斯·梅诺约。他侃侃而谈,说自己曾在美军服役,擅长近身格斗,精通游击战术。为了展示自己的真本领,他要来一把“飞刀”,甩手正中近20米开外的大树,让旁观者啧啧称奇。

  “第二阵线”就是否留下这位“美国志愿者”争论不休,不少人担心他是奸细,“这家伙这么胖,多半是美国中情局(CIA)的特工!”最后,在通过了一番地狱式考验——譬如,在荒山中长途跋涉,在有毒的荆棘中穿梭后,摩根终于成了一名革命战士。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摩根和“第二阵线”的弟兄们并肩作战,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每当与敌人短兵相接,他总是一马当先,表现神勇。此外,他还积极向同伴们传授游击战法和野外生存技巧,一步步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第二阵线”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品性颇似卡斯特罗

  摩根的威名不仅让巴蒂斯塔政权惶惶不安,加勒比海那一边的美国,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个“古巴革命中的美国佬”的种种事迹。美国中情局、联邦调查局(FBI)、国务院和军方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摩根乃何方神圣?他对古巴革命的支持是出于什么动机?

  FBI局长埃德加·胡佛派出精兵强将,于1958年下半年寻访到摩根的出生地——俄亥俄州托莱多。根据其父母亲朋的描述,摩根一度神秘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生于1928年4月19日的摩根家境宽裕,却从来不愿意循规蹈矩,儿时就曾多次离家出走。成年后,他当过兵,却因违犯军纪而被判刑。他结过两次婚,与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儿一女,还在驻扎日本期间与一名当地女服务员有过恋情……借用胡佛手下的评语,摩根是个“喜欢浪迹天涯,自我中心,冲动、不负责任”的家伙。这一点,与出身于农场主家庭、却从律师“转型”为职业革命家的卡斯特罗,颇有几分相似。

  FBI的线人补充说,摩根在1950年代中期前往迈阿密,在黑帮大佬梅耶·朗斯基手下做事。梅耶是个身材矮小的犹太人,在古巴开办了不少赌场和夜总会,日进斗金。

  摩根的父亲则相信,儿子最早应该是在1955年介入古巴革命的。彼时,流亡美国的卡斯特罗准备组织人马杀回老家,此间可能与摩根产生过交集。两年后,当卡斯特罗在山林中与政府军周旋时,摩根则在全美各地搜集武器,用走私方式撑起古巴革命者的补给线。

  为他人的自由而战

  外界起初以为,摩根从事这桩危险的生意,不过是想当军火贩子大发横财。当获悉摩根只身潜入古巴并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时,不少人大跌眼镜。事实上,为朋友复仇的借口,只是摩根的杜撰。在一篇名为《我为何来这里》的自述中,这个生性叛逆的美国人写道:“我来这里,是因为我相信,对一个自由人来说,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捍卫他人的自由……我来这里,因为我相信自由的人应该拿起武器,并肩作战,摧毁剥夺人民权利的那些恶棍。”

  在崇山峻岭中,摩根找到了实现自由信仰的方式,还又一次发现了爱情——他与比自己年轻五六岁的奥尔加·罗德里格斯相恋了,后者是“第二阵线”的首位女战士。

  为了整合反巴蒂斯塔力量,1958年10月,切·格瓦拉受卡斯特罗之命,率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来到埃斯坎布雷山区,接管已发展到1000多人的“第二阵线”。

  当时的古巴革命力量内部存在许多派系,以“第二阵线”为代表的一部分人支持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则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卡斯特罗本人虽然不肯明言自己的政治立场,但有很多观察家指出,卡斯特罗在1940年代末读大学时,就研读过大量马列著作;不公开自己的信仰,是他为了统合不同政治派别而采取的策略。

  当然,在这个阶段,路线之争并不会影响到推翻巴蒂斯塔政权这个共同目标。1959年元旦,眼见哈瓦那已成“孤岛”,大势已去的巴蒂斯塔坐上飞机,狼狈逃往多米尼加;摩根则率部于当天攻占了南部港口城市西恩富戈斯,并成为这座城市的临时领导者。5天后,他与正向哈瓦那进军的卡斯特罗首次见面,在会师现场,两人的手紧紧相握。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