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空军工程大学推进饮食社会化保障改革带来新气象

2012年09月02日 16: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西安9月2日电(袁振、陈翊、陈卓)近日,记者走访空军工程大学,感受该校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后带来的新气象。

   安全严循“流程表”:吃得放心不用愁

  上午10时30分,离开饭还有一段时间。听说学校的饮食监控很有特点,记者先去了食堂后方的监控办。

  肉鸡、活鱼、白菜、蒜苗、冬瓜、青椒……3台满载蔬菜的卡车停在门前空地。工作人员戴着口罩、身穿白大褂,正对这些食材进行认真检验。

  “一靠感官,眼看色、鼻闻味、手触感;二查证明,必须检疫合格证明;三借仪器,我们建立了标准化食品卫生检验室,配置了中央实验台、食品理化检验箱、食品细菌检验箱等,可进行70余种理化项目检测。”谈起自己的本职工作,餐前检验师刘明娜显得异常专业。

  转转几间保管库,大米、面粉、鸡蛋等主副食分门别类,堆放得整整齐齐。走近细看包装袋,样样符合军粮供应标准。

  记者走进办公室,墙上张贴的“空军工程大学饮食社会化保障大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流程表”首先映入眼帘。监控办主任孙金昌指着图表介绍说,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实际,他们严格挑选供货商,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监控办7名工作人员,对食品原料实行批进批查。从操作间到食品粗加工间、切配间、热菜加工间,可对18类140多个品种的饭菜进行现场检验,层层关卡形成了“生进熟出一条龙”的特色监控体制。整个卫生监督过程实行文书管理体制,每日检查结果全部登记在册,并做到每月汇总、每月通报、每年装订,

  他们检测的不仅是食品,还包括饮用水质、灶餐具等。曾经有一次,就检测出餐盘中细菌超标,他们立即责令经营方重新清洗消毒。

  转入相邻的检验室,餐后化验师贺萌正在工作。桌上,小天平、研磨器、吸管、试剂瓶、量杯……各种专业设备应有尽有。上百个试剂瓶放满了支架,表面贴着不同的标签。贺萌手套塑料薄膜,小心地将试验药剂滴入早餐的留验样中。每次就餐完毕,她都会及时将每一种食品取样,对大肠杆菌等100余个指标进行逐一检验……

  “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贺萌说,“一旦有突发事件,这些都是证据”。

   有“奥特曼”当大厨:炊事人员真轻松

  味道好不好,掌勺是关键。

  当记者提出想采访几名高等级厨师时,学校宣传处干事陈卓神秘一笑,领着记者来到后厨:“那就看看这几位明星吧!”

  现场“机器人大厨”的高超技艺,让记者目瞪口呆——

  切菜机器人,外号“小李飞刀”。既能切片,也能切丝。只要输入预定程序,不论多少洗好的土豆、黄瓜等蔬菜,刚从这头装进去,秒杀就从那头变了模样出来……

  削面机器人,外号“奥特曼”。左手把砧板,右手操利刃,削出的面条永远宽薄幼滑。原来排着长龙等吃面的窗口,现在吃的赶不上削的。在他面前,陕西削面大师傅也要认输……

  炒菜机器人,外号“新食神”。这个大肚汉最擅长滚筒闷炒,内部电脑输入了湘菜、川菜等多个菜系烹饪大师的炒菜技术原理设定,对颜色搭配、营养互补和主副食材料比例都“心中有数”。不仅菜炒得火候恰到好处,还减少了营养流失,并且一个小时就能“搞定”原来十多个厨师的工作量……

  “提高饮食质量,必须靠科技创新。”学校军需处处长贾红卫甚是自豪,“面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大环境,机器流水线烹饪能极大降低人工成本,让承包商把更多的精力和经费投入到提高服务质量和饮食标准上来。”

  “……这道菜热量高,请超重同学主动回避。”记者注意到,食堂每道菜旁边都有一个“能量牌”,精确标注了其主要元素成分和所含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能量数值。

  “吃得好还要吃得科学,现在学员打饭前都要参考‘说明书’。”校务部部长武广军介绍说,他们坚持让饮食跟着教学走,根据学习训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菜谱。比如当天下午空降兵队有体能考核,食堂就餐指南就推荐土豆烧牛肉、青椒鸡丝为主菜,建议不要吃得过饱。

  “以往体能训练强度大,就大吃大喝,结果身体素质不但没提高,还因吃太饱上课打瞌睡。”学员徐钱立深有体会地表示,“现在,学校推行模块化能量配餐。虽然吃的不多,但热量补充足够我应付五公里考核了。”

   让承包商“打擂台”:饭菜味美价也廉

  11时10分,记者迈进了号称可供12000名官兵同时就餐的中心大食堂。宽敞明亮的大厅,蓝白相间的餐桌椅,30多个窗口前分别挂着“西点区”、“标餐区”、“小炒区”、“特色区”等牌子,与上方的精美饮食图片相得益彰,让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在餐厅一角,记者逮住了两位提前来吃饭的干部。

  “我们刚当学员时,还是吃大锅饭。10人一桌,5个菜根本不够吃。味道也不好。”200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王振江回忆道,“那时候,每个月100元的津贴大部分都用来买方便面了。”

  谈起今昔对比,他的同事于斌深有感触,“几年前,学校做出决定:每个校区至少引入两家承包商来经营,后来又新建、改造8座食堂。从那以后,饭菜味道就好多了——你做不好,我就换别家吃呗!”

  “不仅味道好,价格还低。有的荤菜才3块钱1份。”来自江西的大三学员邓超群开心地告诉记者,他们每人每月伙食费标准500余元,有时候来个同学朋友,请对方到食堂点几个风味小炒,比外面店里价格低、分量足,还吃得安全放心。

  “要说这‘一卡通’还真是好。”坐在一旁的学员罗靖轩也来了兴致:“晚上能来食堂吃夜宵,平时搞完体能可以去超市刷饮料,洗衣粉、香皂……都搞定,也不用找家里要生活费了。”

  “听起来这‘一卡通’功能很强大啊?”记者顺势问道。

  “理发室也能刷……”

  “网络室上网也用它……”

  “图书馆借书……”

  “对了,还有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刷一下出热水,按时间收费,就跟坐公交车按路程计算一样。”听着同学们各抒己见,学员十队队长池万红也忍不住说道,“自从引进这套系统后,同学们经济意识和节约意识都强多了……”(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