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所王海峰:奋战20多天编制歼10设计定型文件

2012年09月11日 15:33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资料图: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
资料图: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

  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有这样一个人:他从事国家型号飞机研制工程和预研项目28年,涉及飞机设计、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和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的综合和交叉,拥有先进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组织能力;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品质与控制律设计、大型系统综合试验、飞行仿真、飞行试验、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综合保障和飞机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型号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

  1984年,20岁的王海峰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成都所。经过近30年的磨砺,他脚踏实地拾级而上,在学业、技术、管理这三条相辅相成的道路上都奏响了恢弘的乐章——边工作边继续深造,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到自然科学研究员;从普通的技术员做起,历任专业组长、研究室主任、逐步成长为研究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

  刚入所,王海峰就赶上了歼10飞机研制的好时机。对于一个设计员来说,一辈子能赶上一个完整的型号研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更是历练的难得机遇。

  王海峰抓住了这个机遇,28年来,他一直在一线从事型号研制工作,从歼10飞机、歼10双座机到“枭龙”,从飞机总体、飞行品质及控制律、飞行仿真模拟到试飞、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综合保障和售后服务,每涉及一个专业一个方向,他都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技术突破和成就,并总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每当在一个岗位上干得正起劲时,组织又安排我到另一个岗位。”尽管对原来的工作心有不舍,尽管新的任务充满挑战,但王海峰一如既往地服从组织安排,迅速转变角色,学习相关知识,勇挑重担。在王海峰看来,学习是承担任务的基础,大学、研究生时期的理论学习为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作中的学习积累同样必不可少。他的书柜里放着一本本飞机设计的专业书籍,其中不少都已微微泛黄,因多次翻阅起了毛边。经过仔细研读无数人智慧的结晶,王海峰领会了不同专业飞机设计的精髓,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承担不同专业的重任。

  业余时间经常活跃在篮球场上的王海峰,乐于尽情享受防守、突破、投射、命中等酣畅淋漓的过程带来的成就感,一如他在工作中面对各种挑战,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有突出重围的技巧。

  在歼10飞机设计定型阶段,按照上级要求,总师系统要编制一份影响飞机定型任务的重要技术指令文件。王海峰带领几个年轻人,20多天夜以继日,充分利用扎实的设计知识、全面消化吸收已有的传统经验,研究分析相关规范和标准,站在设计师系统的角度紧紧围绕飞机的特点,全身心投入其中,顺利完成了任务,得到空军和中航工业等上级机关组织的专家的好评。

  从基层科研人员干到总设计师,王海峰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部级科技成果奖、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四川省劳模、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个人立功多次,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王海峰用近30年的峥嵘岁月,谱就了一曲动人的航空报国乐章。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