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红军长征初期遭受重大损失的情报原因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9月25日 13:4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情报原因是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查阅国民党当时的报纸可以看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计划到路线,一直在国民党的掌握之中。国民党首先察觉了红军突围的行动意图,又通过谍报人员获得了重要情报;原红军第三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张翼、上海中央局负责人和电台工作人员先后叛变,泄露了相关情报。据此,国民党较早地获得了中央红军有关转移的情报后,开始有准备地策划围堵红军的作战计划,致使中央红军沿着红六军团旧路突围时正中包围,遭到了重大损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长征开始的初期就遭受5万余人的重大损失,其中过第一道封锁线减少了3700人,过第二道封锁线减少了9700余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损失了8600余人,抢渡湘江时锐减30500余人,使出发时的8.6万红军,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余人。对此,史学界及当事人都有著文探讨和忆述造成这一重大损失的原因。笔者研究发现,蒋介石提前掌握了红军拟战略转移和转移路径的重要情报,使他有充足时间为歼灭转移中的红军作准备,这是导致当时中央红军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阅当时国民党的报纸,从其报道中可以清楚看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计划到行军路线,一直在国民党的掌握之中。

  1934年10月2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共匪主力忽又东移,因东北两路已逼近伪都》说:“朱毛共匪,云集瑞金会昌各地后,原拟突围窜湘入黔,嗣因东北两路军,进攻长汀石城各地,日趋紧张,步步压迫,同时南路军又堵截周密,准备迎头痛击,共匪恐未能突破剿赤阵线,前后受敌,更促其早日消灭,故以正当进退维谷之际,非出一战,不能打破此垂危之局,故最近又将兵力移居长汀、宁化、石城等处,暂不突围,惟有死力与东北两路军顽抗,如胜则直出闽境,仍距赣闽待机发展,若败则突围赣西入湘图黔,联络贺萧各股共匪。”

  10月12日,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报道:“伪三军团四师长张翼(实为参谋长——引者注)投诚后,谈匪首彭德怀,早认赣南不能立足,有即窜湘入川企图。”

  10月15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釜底游魂中之共匪谋出路计划》说:“赣南共匪数月前集中大部,突而进扰石城,势将逼近长汀,被东北两路军向其猛攻,遂窜回瑞金会昌雩都,因匪区早被我军封锁,其粮食与药品器械,完全告绝,又集中匪部,倾巢而出,欲冲过赣南窜湘入川,会合贺龙,再作企图,现据军讯,共匪知难死守老巢,昨啸聚三四万人,纷纷移动,进抵章河云江沿岸一带,以求孤注一掷。”该文还提到,匪共“知大势已去,不可挽救,乃最近下令各地撤兵赣南集中,同时在瑞金中央,召集会议,讨论攻守计划,闻当时朱毛彭等匪首,感于目前形势不良,拟早日西窜入湘,希图另谋出路”。

  10月16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周浑元师收复兴国,各路军将直捣会昌,伪一五两军团溃不成军,瑞金长汀收复之期不远,萧克残匪窜扰紫金关》说:“预料匪或经信丰出南雄,窜湘西南入川。”

  10月17日,香港《工商日报》又刊登《东路军克复河田,匪决弃长汀西窜,东路军改取缓进策略步步为营》说:“汀匪四面楚歌,为避免全军覆没计,已决定放弃长汀西窜湘桂黔边境,实行向川青等省发展,重辟新匪区。”

  从这些报道中可知,国民党从1934年10月初开始,就已经掌握了中央红军拟进行突围转移的意图,而且确切知道红军突围必出赣西南经湘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突围行动计划。而中央红军从10月12日至20日分五路陆续跨过于都河开始战略转移时,国民党也及时获知这一情报。

  10月19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赣闽共匪全部分两路西移,一集团商防剿计划,罗朱两部集中彭部续到,两路西窜路径已被探悉》说:“查闽赣共匪准备倾巢西移后,其罗炳辉朱德各部主力,约五六万人,已集中梅林江,准备候齐彭德怀各部集中会昌之后,然后分批陆续向西移动,查其所窜逃路径,……一路沿梅林江西下经信丰而入赣南,窜湘粤边境,而出湘西袭萧匪西移之旧路,其余一路则以主力匪队由会昌雩都而西下,直出安远三南,准备经粤北各县而入湘南方面,该两路共匪并预定在湘西会合,然后分图黔川。”

  10月23日,香港《工商日报》刊登《赣南第一纵队发现共匪八万突围激战,详情由21日2时起,双方开始激战未息》说:“赣省共匪,自被中央东北两路军攻陷石城兴国后,长汀瑞金宁都已受包围,匪共深知残局告危,旦夕覆灭,非突围他窜,不足以苟延残喘,故朱毛彭等股匪,约8万人左右,于昨日暗离雩都,会昌,放弃老巢,实行向南路信丰,南康间冲出重围,窜往湘南,沿萧克共匪旧路图入川黔,联合贺龙萧克各股共匪,另谋发展,查南路军之安远、重石、版石、古陂、新田、韩坊、信丰、南康赣州之第一纵队全线防地,已于昨21日上午12时发现匪踪,下午2时,旋即发生激战,赣南各地烽火遍地,完全入于战事状况,截至昨22日正午,双方仍在混战中,胜负未分。”该文还提到:“查朱、毛、彭德怀各匪首,自决定放弃老巢,于昨18日即分别率其匪军,向南路军各地防线突围”, 红军“于19日起,分三路向赣西移动,实行向信丰南康间突围,经湖南,转黔东,入四川……现探悉共匪志在冲破我军防线,然后方可从容过南康、唐江,出上犹、崇义入湘南,窜逃入川会合贺龙”。

  以上两条报道清楚地说明,中央红军尽管在转移出发前严格保密,行动时封锁消息,从部队调动到机关撤离也在夜晚进行,注意隐蔽,对部属只告知每天的行进路线和宿营地,但从开始战略转移后,国民党就对其从何地秘密出发及出发的人数和转移路径计划,掌握得一清二楚。由此也说明,绝非像有些著述所说,蒋介石事先没有发现红军转移的迹象。

  中央红军大转移的秘密军事行动,几乎是在国民党掌控下进行,其遭受重大损失也就可想而知了。国民党是怎样获得中央主力红军有关“突围转移”的情报呢?笔者认为:

  一是红军突围的行动意图被国民党察觉。7月,以寻淮洲、粟裕所率领的红七军团6000余人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方向东征、北上,目的是调动敌人,减少中央苏区的压力,便于主力红军突围;8月上旬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9700余人退出湘赣边革命根据地,向湖南中部西征,为红军主力的“转移”探路。尽管他们打的是北上抗日的旗帜,但蒋介石一开始就看出端倪:“北上抗日”实质是突围,红六军团的西征,是突围西进,以求与红二军团贺龙会合,攻取四川,创建新的根据地;“抗日先遣队”是主力红军突围的先头部队。

  9月25日16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提到:“明26号及以后的战斗动作中,诸兵团应再高度估计情况,并检查自己的决心。一方面你们应给敌人相当的损失和抵抗,另一方面应很爱惜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并且坚决避免重大的损失,特别是干部。”“在飞机轰炸、炮兵集中所威胁不利的条件下,及我们工事不十分巩固时,指挥员应适时放弃先头阵地,以便于我们阵地的纵深实行突击。”“应特别注意在战时中不间断地对于部队指挥,在失利时,应有有组织地退出战斗的计划。”(《朱德年谱》(新编本)(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400页。)9月27日,朱德致电彭德怀、杨尚昆:“目前三军团及十五师基本的作战任务,是迟滞陈路军向石城前进,只在有利的条件下,以局部的突击消灭敌人的先头和侧翼部队,必须避免坚决的战斗,而首要是在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在战术上,你们应在每一个地区上进行运动防御,以完成作战任务”。并指出:“万一陈路军在这次的战役中能一下子占领我们所有的支点时,军委决定放弃石城。”(《朱德年谱》(新编本)(上),第400页。)各作战部队首长根据这些指示指挥部队作战和适时退却,被国民党发现了其作战意图。10月12日,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厦电总部息,四纵队6日进至河田东五里湖泊背,匪不战弃河田西退,我即占附近高山、河田在山下,已一空镇,我亦未进驻,现即在高山筑工事,并一部越过西追,据报匪亦有不战弃汀意。” 10月16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14日午前我周纵队克复兴国城,俘获无算,刻在清查中,匪第一第五两军团是役溃不成股,纷向龙江头及宁都方向逃窜”,“东路军连日均有进展,……长汀残匪确有弃汀西退模样”。10月17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东路军于6日集全力进迫河田……讵匪竟不应战,于剿匪军进至距河田东五里之湖泊背地方,匪即全部向西溃退,东路军遂毫不费力,而收复河田,匪军既放弃河田。”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