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战士投手榴弹受伤 中将写信教如何投弹

2012年10月09日 14:4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编辑同志:

  9月1日,记者接到军队人大代表粟戎生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写道:“我从8月30日的军报一版上看到广州军区某部指导员的爱兵事迹,主要是在投手榴弹时救战士受伤。记得我在人大会上曾给你讲过,每当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感受是:一、组织者舍己救人的精神应该表扬;二、连队带兵人不会组织投实弹,付出这么重的代价,太不应该!我本人投过几百枚手榴弹实弹,还组织过近千人次投实弹。我的体会是,只要组织方法正确,绝对不会发生问题。”

  9月6日,记者又收到粟戎生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写了一个《对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小短文,希望我的方法能教会一些人,使他们敢而且会组织投实弹。”

  粟戎生给记者的来信称自己是“老兵”,其实他是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军衔。至今他仍为我军信息化建设而奔波操劳,只要他来到训练场上,就是一身迷彩服,就要拿起武器和战士比武。他在人代会上多次跟记者讲过,一个军人,不仅脑子里要思考大战略,还有一条基本功是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的,那就是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练就一身实战需要的硬功夫。从他的这封来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兵的拳拳爱兵情,看到了一个真正军人时刻准备着等待祖国召唤的过硬作风。愿基层带兵人从这位老兵的来信中能学到科学组织实弹投掷的一些方法,更愿大家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是军人所应有的作风和本领。(记者 陶 克)

  附:一封老兵来信《对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兵、初学者不会投弹、心理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指挥员的责任就是要教会他们。下面想和大家共同分析手榴弹实弹投掷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手榴弹从拉出拉火绳到爆炸一般有3-3.7秒的时间。时间虽不长,但对于处置手榴弹意外脱手这样的险情,是绝对够用的。人的生理反应时间是这样的:从眼睛看见手榴弹意外脱手,到大脑指挥自己去捡拾,大约需0.4-0.6秒;从弯腰捡拾到顺手扔出,大约需0.8-1.5秒,两项相加共需1.2-2.1秒。与3-3.7秒相比,至少还有0.9-1.6秒的安全时间。可为什么在部队实弹投掷中仍然会发生问题呢?原因就是指挥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手榴弹意外脱手,而是过了1-2秒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现,使得险情处置时间不够用。指挥员为什么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原因有两个:一,指挥员站的位置不对,使得手榴弹在投掷者手上,从握弹、向后引弹、挥臂、到手榴弹出手这个全过程,中间有一段过程被投掷者本人的身体挡住,使指挥员没有看到全过程。而恰恰在没有看到的这一段过程中,发生了脱手的情况。二,指挥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手榴弹上,而是习惯性地按平时训练那样,看着前方的落区,当看不到落弹时才回头观察,才发现手榴弹已意外脱手。针对上述情况,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一,指挥员站在投弹者准备投弹的那只手的侧后1米多的距离,这就能保证投弹的全过程不会被投弹者的身体挡住;二,在投弹全过程中,指挥员只盯着手榴弹看。

  再有一点是实投场地设置和应急方案问题。有不少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在投掷位置挖了若干个坑,也有的修了若干道墙。我的体会是:只需垒一道长2米、高不超过0.8米的矮墙,墙两头各有0.5米长的小拐角,投掷后,投掷者和组织者卧倒在矮墙后,就完全能保证安全了。当出现意外失手,如果组织者敢捡拾,就顺手丢到矮墙外,如果组织者不捡拾,就立即拉着投掷者翻滚过矮墙。基本原则是,爆炸时只要人和手榴弹不在矮墙同一侧,就是绝对安全的。有些单位选择向陡峭的下坡投掷,其实,这样更不安全。手榴弹落地后爆炸,弹片是向四周的上方飞散,这种投掷位置就正好在弹片飞散的反向。而且如果手榴弹意外脱手,落在身边,前面是陡坡悬崖,人往哪里躲?再说应急方案。有些单位制定了多种应急处置方案。其实,紧急情况下,方案越多越容易糊涂,只有一种方案才会反应灵敏。

  有人说,都打信息化战争了,还投什么手榴弹?可大家看看电视新闻,世界军队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军,在阿富汗、在伊拉克,主要都是手持步枪、腰挂手雷在巡逻执勤、搜剿作战。再者,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手榴弹的实弹投掷也是必要的。希望我的方法能教会一些人,使他们敢而且会组织投实弹。

  老兵 粟戎生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