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海洋科考现实图景:从近岸到远海再到大洋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30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6月30日,“向阳红9号”科考船将“蛟龙”吊起收回。当天,“蛟龙”号深潜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进行第6次载人7000米级海试任务,下潜深度为7035米。图 新华
6月30日,“向阳红9号”科考船将“蛟龙”吊起收回。当天,“蛟龙”号深潜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进行第6次载人7000米级海试任务,下潜深度为7035米。图 新华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科考:从“海”到“洋”

  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经历了从近岸到远海再到大洋的过程,其背后的动力,是中国海洋思维的变化:从最初的军事利用,到经济考量,再到对可持续发展的未雨绸缪

  本刊记者/韩永

  除了钓鱼岛事件,中国海洋系统最近还经历了两件大事:其一,10月26日,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在北京通过验收;其二,9月29日,“科学”号科考船在青岛交付使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两件事情非同小可:前者宣告中国对近海的调查告一段落,后者则让中国的远洋科考如虎添翼。

  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就是中国海洋科考的现实图景:近海尘埃落定,远洋已入中程,正在发力。

  1958,从近岸开始

  新中国的海洋科考,发端于1958年。

  此前,囿于观念、设备和海上的安全现状,中国的海洋调查,仅限于海洋生物和海岛测量。活动的范围,也限于潮间带和近岸。

  此时,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已逾百年:1872至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科考船完成首次环球考察。而中国的此类考察,要等到2006年。

  1956年10月,国务院《1956年至1967年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规划及基础科学规划》出炉,“海洋的综合调查与开发”为其核心。

  此时,中国对海洋的重视,一为生产,二为国防,其中国防的意味犹浓。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频频袭扰中国的领海领空。仅1951年至1953年, 美国飞机侵犯中国领空达7729批、32126次,军舰也屡屡驶入中国近海。御敌于领海之外,曾经是中国在很长一段内的军事战略。而要在海洋上御敌,就得 先了解这片长期以来陌生的水域。国家海洋局前官员杨华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海洋调查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军事防御。

  1957年,中国第一艘海洋科考船——“金星”号投入使用。这艘由美国建造的海轮,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从交通部无偿划拨给了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更名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该研究室建造远洋科考船的申请,也在同年获批。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次海洋调查,以一种类似于“人民战争”的形式进行:所有的涉海部门——国家科委海洋小组、中科院、海军、水产部、交通 部、中央气象局、高教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调拨所有的船只、设备和人员。“一切都是无条件的,也是无偿的。”当年24岁、在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的王 荣,也被抽调负责浮游生物的调查。

  前后有1000多名队员参与了这次调查。由于人手不足,组织者还从大学甚至中学中选调了一批学生。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海洋科考的骨干。

  调查的环境非常艰苦。在北纬28度以北的广袤海域,除了“金星”号一艘调查船,其余的都是渔船、运输舰或者登陆舰。这些船上缺少基本的科考设 备,好多船没有起吊设备,只好用手摇,网具重时,需要4个人摇,有时水兵也过来帮忙。而所谓的实验室,就是在鱼舱里搭几块木板。船晃得厉害时,木板就会散 架。

  到2004年中国再一次开展近海调查(908专项)时,调查设备和技术早已今非昔比。除了防止船被水流冲走的定位技术外,多波束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配备这种技术的科考船,从一片水域走过去,能将海底的地形地貌调查一清二楚。

  908专项,是中国科考在40多年后对近海的回归。与40年前国防的出发点不同,这次经济和战略的意味更浓。中国前一段时间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资料就来自于这次考察。

  1958年科考,有时还会遇到“敌情”。最经常碰到的是美军侦察机,飞得很低,盘旋拍照。有的人胆小怕事,就叫人把船上的反美标语刷掉。当时的标语主要有两个,一是“打倒美帝国主义”,另一个是“收复台湾”。这种事,通常会作为没有骨气的例子,在队内通报批评。

  在简陋的条件下,为了集中精力调研,普查队通常会约法三章,其中一条是不准谈恋爱。中科院海洋所的一位研究实习员与一位大学女学生互生好感,劝说不听,最后被通报批评,遣送回原单位。

  基于当时的调查条件,这次调查的范围,限定在北纬28度以北的中国海域。广袤的南海没有纳入调查范围,台湾海峡也不在其中。

  这次调查的项目,覆盖了气象、水文、物理、化学、地质和生物,同时对渔业资源做出评估。调查的成果,最终汇集成34册书。其中包括各种资料报表和原始记录9.2万多份、图表7万多幅、样品和标本1万多份。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这次海洋普查,被邻国越南看在眼里,他们也想效仿,并寻求中国帮忙。有些调查一线的科学家,被抽调与越南一起做“中越北部湾联合考察”。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