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维护空天安全 中国需要自己的反导“天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2月01日 09: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月27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地基中段反导技术试验。同日,美国也试射了“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拦截导弹。中美两国在地基中段反导试验上的意外“撞车”,引起了国际舆论的诸多遐想和猜测。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段反导

  长期以来,地基中段反导就一直是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与中段反导本身的特殊性有着直接关系。

  按照目前的反导作战理论,弹道导弹的飞行被划分为初始段、中段和末段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反导手段。而从反导作战的整体来看,中段反导具有较强的技、战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拦截效果和附带损伤两个方面。

  一是拦截效果方面,中段反导在拦截时间和拦截概率上都有较好的条件。由于弹道导弹的初始段时间很短,在预警时间不足和拦截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对大部分拦截手段来说,中段是当前对来袭弹道导弹的最早可拦截时段,也是实现尽早拦截的最佳时机。

  同时,弹道导弹处于中段飞行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初始段和末段。如以洲际导弹为代表的远程弹道导弹,飞行时间总长为30~40分钟,中段飞行的时间就占据了20~30分钟,从而为防御方提供了足够的拦截时间。因此,在这么长的时间段内,防御方可以从容实施多次拦截,使拦截成功率大大提高。

  二是附带损伤方面,由于弹道导弹中段飞行都处于大气层外的太空中,因此拦截成功击毁目标后所产生的大量碎片要么漂浮于太空中,要么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毁,不会坠落于防御方的领土,造成大面积的附带损伤。尤其是对生化弹头的拦截,产生的生化效应大部分都会在太空中消散殆尽。即使是拦截核弹头产生核爆炸,其效应在穿过大气层时也会被大幅度削弱,所造成的附带损伤要比在大气层内爆炸小得多。因此,中段反导对防御方来说,是一种最为干净和安全的拦截方式。

  然而,尽管中段反导优势明显,但实现的技术难度也是最大的。其中,对来袭目标的准确识别和精确撞击是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至今仍未彻底突破技术难关。

  由于大气层外极为特殊的真空环境,使用于掩护弹道导弹真弹头的诱饵弹在体积、速度等方面的模拟均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很多型号的弹道导弹都是在这一飞行阶段中释放诱饵弹头和进行变轨机动实施突防。在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区分真弹头和诱饵弹,以及捕捉到真弹头的难度都很大,这对反导系统的探测能力要求较高。

  防御方要有效实施中段反导,就需要在广阔的太空战场布设规模庞大的预警探测系统,不但在探测距离上要能覆盖拦截目标的飞行路径、在探测精度上精确跟踪目标,更要能够综合多种探测手段,准确区分、识别和捕捉目标。

  与拦截大气层内弹道导弹的末段反导采用“破片杀伤”的方式不同,拦截大气层外弹道导弹的中段反导主要采用的是“碰撞杀伤”方式,即以拦截弹头高速运动产生巨大的动能,以点对点的直接撞击摧毁目标。因此,中段反导对于撞击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要求拦截弹具备灵敏准确的快速姿态调整和目标锁定能力。有人将中段反导的拦截方式形象地比喻为“在太空中用大炮打苍蝇”。

  美国在之前进行的十几次地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中,造成失败的原因基本也多出在探测目标失误和拦截弹头不能击中靶弹两个问题上。

【编辑:曹昆】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