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军区联合名校大力加强高端人才群体建设

2013年02月28日 09:4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春节刚过,笔者从兰州军区干部部获悉,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喜获第四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某工程科研设计所所长兼高级工程师刘衡获得第四届“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兰州军区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大力加强高端人才群体建设,涌现出以全军科技领军人才王明孝等为骨干的一大批中青年专家,有力推动了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战斗力提升。

  启动重大工程注重自我培养

  受地缘环境、资金条件等限制,人才缺乏尤其是缺少高层次人才,一度成为制约兰州军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瓶颈问题。

  军区党委分析认为,面对部队信息化建设浪潮,人才建设等不得、靠不得,必须采取超常措施抓紧自我培养。从2009年开始,他们便遴选出3名院士培养对象和20名科技领军人才、30名学科拔尖人才、105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实施科技英才培养工程,采取名师带教、科研扶持、培训深造等措施,量身设计成长路线图。

  在此基础上,他们紧贴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于2011年启动了“百千万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选拔百名高级信息技术专家、千名信息专业工程师和万名高技能士官重点培养。去年,他们又联合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办了高级软件研发员和网络工程师等7个培训班,安排900余名培养对象入校学习。目前,培养对象已取得科研革新成果600多项,有19人入选国家和军队级重点培养对象。

  组建科研团队合力破解难题

  去年,某炮兵团排长陈恩民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到部队后,很想在科研上有所作为,但由于岗位限制、缺乏科研项目,总感到有劲使不出来。正郁闷时,上级结合他所学专业,不久就选派他给某研究员担任科研助手,让他很快找到成才平台。

  像陈恩民这样能参与科研项目的基层骨干,在军区并非个例。据军区干部部领导介绍,近几年他们调研发现,军区部队一些技术单位有项目但缺人手,而许多基层技术骨干却有能力缺平台。

  从2011年开始,军区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方式,从全区公开选拔了15名专家,抽调31名相关专业技术骨干担任科研助手,组建人才团队,以合力攻关的方式促进科研开发,在实践中锻造高素质人才。某通信总站助理工程师高阳被选为科研助手一年来,先后参与研发了3套软件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个人不仅立功受奖、提前调级,还成为单位技术尖子。

  军民融合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戈壁滩上,风沙肆虐。一位瘦弱的中年男子与一个健壮小伙,正站在某型坦克旁比划着。看着眼前这一幕,恐怕谁也想不到,他们的身份竟如此“悬殊”:一位是国内装备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一个是新疆军区某装甲团修理分队的三级军士长任广贵。他们能走到一起,源于军区依托社会资源实施新装备保障的军民合作机制。

  前些年,军区领导发现,部队在科研技术上急需高端人才指导,而地方一些院所、军工厂虽人才不少,却缺乏有效的试验场所。为此,他们按照“不求我有、但为我用”的思路,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特点规律,先后联系地方多家单位,在新装备部队对口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联系点,军地合作解决部队科研难题。

  为整合军地科技资源,他们还依托某测绘信息中心建成首家军区级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聘请了包括24名院士在内的70余名专家教授进站,与兰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26个军内外科研技术单位建立协作关系,设立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联系点,为人才成长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吴益 张爱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