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孙子兵法全球行:郑和、郑成功及中荷之战的思考

2013年03月13日 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孙子兵法全球行:郑和、郑成功及中荷之战的思考
图为荷兰阿姆斯特丹一战二战纪念碑 韩胜宝摄

  中新网阿姆斯特丹3月13日电 题:郑和、郑成功及中荷之战的思考

  记者 韩胜宝

  1986年,《孙子兵法》荷兰文译本首次由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荷兰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员史密特从美国雅门·柯弗尔的英译本转译的。该版本印数为7000 册,在荷兰这个只有1000多万人口的小国,竟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售罄一空,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

  此间学者分析,荷兰人对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如此热衷,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这还得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与中国的第一次战争——中荷之战谈起。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1648年的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17世纪荷兰曾为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当时,全世界共有2万艘船,荷兰就占了1.5万艘,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为了保护自己的海上贸易,荷兰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并借其大肆进行海外殖民——

  在东亚,占据了中国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把印度尼西亚变成殖民地,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占领了巴西; 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就是今天的纽约。

  17世纪末期,荷兰在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中被打败,从而衰落下来,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地位。西方航海家所承载的殖民主义理念,他们的所谓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是建立在屠杀和掠夺的基础上的,他们以毁灭不同文明为代价,在赢得西方自身发展的同时,却把自己和其他民族带入苦难。

  而在大航海时代,举世无双的中国郑和舰队在长达28年7下西洋期间,奉行和平外交,坚持厚往薄来,不动用武力,不搞海外殖民,没有掠夺别人的财富,没有占领别人的土地,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一些国家还坚持霸权思维的时候,郑和的和平理念仍然可以给世界有益的启示。

  1662年2月,郑成功收复了沦陷38年的台湾。当时荷兰是欧洲头号殖民强国,台湾是其在亚洲的最大殖民地。荷兰人的武器、战术和后勤在欧洲享有盛名,但他们远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在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中国人准备充分,侦察到位,战机适时,出敌不意,攻其无备,训练有素,保障有力,最终大获全胜,并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渡海登岛作战的成功范例。

  荷兰人认定,他们没法战胜技高一筹的中国军队,最终放弃并将台湾交给中国人。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之所以能打赢,主要是因为有一套丰富、有效及神秘的传统军事文化,这就是全世界现在都在研读和应用的孙子文化。而荷兰人缺乏的恰恰是中国人的智慧与谋略。

  西方媒体称,多数西方人听说过《孙子兵法》,但他们不知道孙子之后中国还出现包括郑和、郑成功在内的众多杰出的战略家、战术家和后勤专家,中国军事家十分看重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军事思想的作用,他们不仅懂孙子,还知道克劳塞维茨,他们遵循孙子的“知彼知己”、“不战”、“慎战”。

  欧洲孙子研究学者告诫说,中国最重要的优势是在战略和战术文化方面,中国的军事家汲取了2000多年孙子缜密的谋略思想。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与中国的第一次战争——中荷之战看,如果西方人不研究《孙子兵法》,不学习中国的战略文化,不了解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他们将处于重大劣势。这也许是荷兰人对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如此热衷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