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扩大军售欲施加地区影响 造成局势紧张恐慌

2013年03月19日 09: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据《华盛顿邮报》17日报道,美国全国步枪协会以“可能削弱公民的合法拥枪权利”为由,抵制联合国关于禁止向地区冲突当事国家出售军火的《武器贸易条约》。

  此前,美国曾屡向联合国发难,反对联合国规制全球武器贸易的条约,而这与美国近年来声势浩大的对外军售生意不无关系。

  武器出口激增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武器出口额达663亿美元,同比增长两倍多,占全球武器销量的78%,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012年,美国通过65笔武器交易,批准了8.5万份武器出口许可申请。

  美国对外军售之狂热,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美国一向刻意使进口国与本国武器保持技术差,近来却一反常态,频频“亮出家底”,贩卖先进武器甚至高精尖武器。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准备向韩国兜售4架具有精密监视功能的“全球鹰”无人机,也即将完成对日本出售数亿美元的“宙斯盾”体系所需装备。

  另外,美国等国前所未有地出口极具敏感性的武器装备,它们主要流向亚太、中东等易爆发冲突的地区。

  虽然已经出现军售过热的迹象,美国却并没有打算为自己降温。

  本月1日,在美国的鼓动下,日本政府同意批准日企参与制造F-35战斗机零部件以供美国出口。日媒称,日本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从此形同虚设。

  8日,美国政府进一步调低部分武器弹药出口管制,为出口燃气涡轮发动机配件提供便利。

  施加地区影响

  美国的武器出口狂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武器出口能带来巨额利润,这极大地激发了军工产业逆市发展的热情。

  扩大军火生产和贸易既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又可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对美国不景气的经济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是刺激了美国的荷尔蒙,以增加军售为手段向他国进行军事渗透,从而扩大其政治影响力。

  俄罗斯《权力》周刊称,美国在许多新结盟国家建立大型军事基地是不太现实的,美国便选择与其达成军售协议,借助军事威慑弱化美国可能遇到的阻力,这样也不会引起国际舆论的严重关切。

  在以武力维持和平的逻辑指导下,军事大国通过向国际热点地区兜售装备,武装“敌人的敌人”,间接地打压潜在对手,形成隔海操纵、离岸遥控之势。

  美国通过武器售卖,使进口国形成统一的一体化武器装备体系,这也是出于重返亚太和“再平衡”战略的考量,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新布局铺平道路。

  正如加拿大《环球邮报》所言,武器狂热绝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这无不隐藏着美国这个大军火商的利益图谋。

  加重局势紧张

  美国大面积推行武器出口看似是场双赢的交易,实际上却将进口国推入了漩涡之中。这非但未能有效缓解地区局势、减少不稳定因素,反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地区紧张和恐慌。

  为了开拓市场,美国甚至自己“制造”潜在买主。有媒体分析认为,美国采取宣扬造势的手段,以莫须有的“威胁论”误导周边国家,使其产生购买武器的欲望。

  另有专家指出,某些国家对美国武器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一旦邻近国家有些风吹草动,首先想到的不是促进对话,而是向美国求购军火以强化“防御”,反而加重了国家间的敌对情绪。

  这或许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国际热点地区各方在军事方面相互制衡、冲突不断,而作为军火出口方的国家却反而能腾出手脚,避免惹火上身,还能大发横财。

  然而,不加约束的武器出口只会为地区和平进程埋下隐患。在军事威慑下,有关各方难以达成互信,建立和平对话机制也变得更加困难。

  有分析认为,美国先进武器在热点地区的大量涌入,将破坏本已十分敏感、脆弱的地缘政治平衡。更为严重的是,大笔的军售订单让全世界承担了军事竞赛的风险。

  可以想象,美国若继续拉低武器出口的底线,未来世界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将持续增加,这不仅违背美国积极倡导世界和平的承诺,还可能造成超乎想象的严重后果。(崔亦谦)

【编辑:曹昆】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