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军医王静:看一次病,就对病人负责一辈子

2013年04月13日 1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女军医王静:看一次病,就对病人负责一辈子
    南京军区第117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主任王静深入体系部队与基层官兵交流,积极开展情况调研。 宋德宝 摄
女军医王静被病人称为“可以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宋德宝 摄

  中新网杭州4月13日电 题:女军医王静:看一次病,就对病人负责一辈子

  中新网记者 陶社兰

  从1995年开始,南京军区第117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主任王静先后救治过85位白血病战士,其中5人成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他们都喊她“兵妈妈”;

  她还是300名糖尿病待截肢患者的生命拐杖。如今,“要把糖尿病治好,就往解放军第117医院跑”这句顺口溜,在江浙沪地区乃至全国糖尿病患者中广为传播;

  “看一次病,就要对病人负责一辈子。收治一个病人,就交一个朋友。”这是王静的行医理想。她有两部手机,一部是专门为患者开通的,6本电话簿里记着上万个回访电话。

  然而,这个年逾五旬、每天风风火火奔忙在病房里、总是把笑容展现给病患的女医生,谁能想得到背地里流过多少眼泪。身为母亲,她唯一的孩子已22岁了智力却只有3岁。怀孕期间,为攻克一项医学难关,她坚持做实验,不幸导致胎儿发育受到影响,落下残疾。

  同样身为母亲,记者不愿提及这个话题,相信这一定是她心里的痛。但是,王静却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虽然生活给了我不幸,但也给了我许多别人感受不到的幸福。看待幸与不幸,重要的是心态。”这个身材瘦小的女子,内心是强大的。

  85个白血病战士的“兵妈妈”

  1978年,王静从杭州市重点中学毕业后,受从事医学的父母影响,考进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有一段时间,她找不到感觉,直到后来上了临床课,那种凡事都要自己动手摸索的学习模式,渐渐引起她的兴趣,以致于把医学当成了终生职业。

  毕业分配后,尽管王静有过多次改行和提升的机会,可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用她自己的话说:“当把病因不明的病例查清时,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时,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成就感。我不怕疑难病,不怕重病人,我喜欢接受挑战,我很享受迎接挑战的过程。”

  1989年,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王静从上海调回杭州,在第117医院创建了血液内分泌科。

  有一年,刚入伍两年的张晶在训练中晕倒,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得知患了绝症,张晶情绪反复爱发脾气,拒绝治疗。

  还是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工作时,王静就接触过一个身患此种疾病的女大学生。眼见得这个花季女孩很快走向死亡,王静心很痛。她深深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于是对张晶投入了更多的关爱。张晶因化疗而恶心呕吐,王静给他鼓劲,“这个疗程快做完了,再坚持一下”;张晶全身浮肿打不进针,王静派技术最好的护士给他扎针;张晶过生日,王静带领全科人员在病房给他庆祝;张晶吃不下饭营养跟不上,王静就把自己家的钥匙交给张晶妈妈,让她随时去做可口的饭菜……

  两年的治疗过程中,王静每天都翻阅资料,从反馈的治疗信息中,选择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不幸的是,张晶没能打破两年的魔咒,年轻的生命像流星一样倏然而逝。去世前,他留下一个心愿:家乡的杨梅熟了,替我送给王妈妈尝一尝。

  通常而言,失去孩子的父母肯定不愿再回伤心之地。让王静没有想到的是,半年后,杨梅成熟的季节,张晶的父母千里迢迢来到第117医院,送来一筐红得发紫的杨梅、一面红得耀眼的锦旗。从不接受病人礼物的王静,这次破了例。

  从不草率让糖尿病人截肢

  在第117医院,一个个有关重新站立起来的生命故事,打动了许多人。

  糖尿病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足部严重溃烂,发黑发臭,远远就能闻到烂鱼烂虾的味道。因感染、血供、神经病变等棘手问题很难解决,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截肢。

  “截肢对医生来说最省事,对病人来说可是一辈子不省事了。”王静对医护人员说,不仅要医好病人,更要让病人活得有尊严。在病人是否需要截肢上,她从不草率。

  退休工人丁宝林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得到的结论都是冷冰冰的两个字——截肢。转到第117医院时,老人已心灰意冷。

  王静没有轻易在处方单上写上“截肢”。经过仔细检查,她发现丁宝林的脚虽然溃烂严重,但仍有治疗的希望。丁老眼睛一亮,但看着自己那只已溃烂得能看到骨头的脚,又灰暗下去,“那么多大医院都治不了,您有什么良方啊?”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这是道德,也是责任。”王静说。

  能不能治好糖尿病足,清创、去除腐肉彻底不彻底最关键。王静坦言,说实话,面对发出阵阵恶臭的右脚,心里也很矛盾。于是,她坚持亲自给老人换药。有一次,她干脆脱掉手套操作,动作一下子麻利准确了许多,效果非常好。从那次起,给糖尿病足患者清创时,王静再没有戴过手套,看到手上时常粘连的血污和腐肉,换完药后饭都吃不下去。

  一天,两天……当王静再一次弯下腰,给丁宝林换药,随着纱布一层层褪去,一只完好的脚“破茧而出”。老人住院79天,王静亲手给他换药79天,没有一天间断过。

  “患者朋友”遍及部队和地方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查房,下班最后一件事还是查房,这成了王静行医35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使是节假日她也要去病房转转。为了更快捷地救治病人,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并且总是把铃声调到最强,生怕听不到。

  王静还有个习惯:接诊时,总是耐心地和病人聊天,而不是单纯地询问病情,三言两语把病人打发了。这样,往往能发现更多的与疾病相关的情况。

  2006年6月,王静接诊了一个叫尤莉莉的特殊病人:18岁了身高却只有1.32米,看上去像个八、九岁的孩子。母女俩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只得到一个结果:无药可治。经过检查,王静找到了病因,莉莉患的是肝糖原累积症的先天性疾病,因肝脏缺少酶,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导致血脂高、血糖低,阻碍了正常发育。这种疾病十分罕见,发病率只有二十万分一,当时国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做完详细检查后,王静发现病人体内还能产生少量葡萄糖分解酶,骨骼没有完全闭合,还有长高的可能。于是,她一头扎进专业网站,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在网上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终于,她得出结论:莉莉还有救,只要缓慢提供糖份,让有限的分解酶发挥作用,就能治好她的病。

  王静说:“既然之前的办法都不管用,那么我就必须走另一条路。”她想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处方:用冷水调制3元一袋的生玉米淀粉,每6小时进食一次。同时配合其他药物降低血脂和尿酸。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一个月后,尤莉莉的各类生化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一年后,身高长到了1.46米。喜出望外的尤莉莉,给王静写了一封感谢信,第一句话就是:是您让我脱掉了童装。这可以说是王静创造的又一个医学奇迹。

  “我总认为,花小钱能治好的病却花了大钱,用常规药能治好的病却用了很贵的药,不是一个好医生。如果故意花大钱、用贵药,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医德问题,我更认为是一个人性问题,甚至是谋财害命。”王静说。

  在王静的眼中,病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在第117医院,官兵们都知道王静有很多“患者朋友”,这些朋友遍及部队和地方,平时,他们经常通信、打电话,逢年过节,王静还会经常收到这些“朋友”给她寄来的诸如贺卡、弹壳做的工艺品等“礼物”,这真让不少同事羡慕。

  20多项新技术项项连着临床救治

  采访王静的第二天,记者收到王静发来的短信,内容是有关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的。

  她一直坚信:“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在她的从医生涯中,除了做好日常的医疗工作,还利用休息时间做讲座,将科学防病知识、健康生活理念传给千家万户。为了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她每天下班回家后,就上专业知识的网站,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专业疾病治疗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工作再忙再累,也从不间断。“我先后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项项连着临床救治。这些技术,让我挽救了不少生命,虽然很苦,但很欣慰。”

  从医35年,王静常常告诫自己: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只要是病人需要,她总是不遗余力,尽可能把时间和精力交付给病人。她说:“得失想多了会走神,放下名利的翅膀才能越飞越高。”

  王静从不收病人的红包、礼品。其实,王静和丈夫都是普通干部,还要照顾残障的儿子,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在我眼里,钱有三张面孔:医院叫它‘效益’,病人叫它‘红包’,我叫它‘良心’。守住自己的良心,让病人健康地活着,就是对医生最大的褒奖。只有心里装着患者、想着患者、爱着患者的人,才是一个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每年春节,王静的手机都会被潮水般涌来的拜年短信“挤爆”。而这些信息毫无例外都是她诊治过的病人发来的,有的是老面孔,有的是新面孔,有的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陌生人。

  “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病人高高兴兴地出院。”王静笑着说。(完)

>相关新闻:

  •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