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首艘濒海战舰抵新 机件曾失灵作战能力受质疑

2013年04月19日 16: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美首艘濒海战舰抵新机件曾失灵作战能力受质疑
    美军近海战舰“自由号”3月1日从美国出发来新加坡,昨早约11时30分正式靠岸,展开为期八个月的部署。(陈斌勤摄)

  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海军首艘近海战舰18日抵达新加坡展开为期八个月的部署,而美国也已计划在2015年以前,向新加坡派遣第二艘近海战舰。

  美军近海战舰“自由号”(USS Freedom)昨早进入樟宜军港。自由号有91名成员随行,部署中期将由另一组团队代替。这艘长115米的战舰备有一架“海鹰”MH-60海事直升机。它速度可达40节(时速74公里),船底只在水面下4米,适合在浅海活动。它可按照作战需求,执行反潜、反水雷、反水面舰艇任务。

  两年前,美国时任防长盖茨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大会上说,美国打算在新加坡部署近海战舰,参与维护区域安全。

  第二艘近海战舰料20个月内抵达

  新美两国防长去年4月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美国将在新加坡部署多达四艘近海战舰。

  记者昨天询问美国驻新加坡大使海大卫,第二艘近海战舰何时抵达新加坡。他说:“时间表还没敲定,不过据我了解第二艘近海战舰有望在来临的20个月内,抵达新加坡。”

  自由号今年3月1日从美国圣迭戈(San Diego)出发,途径珍珠港、关岛和菲律宾马尼拉,横渡1万2900公里抵达新加坡,全程花了近八周。

  自由号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美国近期大量减少国防开支,而且近海战舰的制造费不断攀升,目前每艘估计超过6亿美元。同时,由于它是新型战舰,在使用期间发生过机件失灵的问题,使得近海战舰的作战能力大受质疑。

  对此,自由号指挥官威尔克(Timothy Wilke)中校说:“我们如期从美国出发,如期抵达新加坡,这本身就是自由号作战水平和维修状态的最好见证。”

  自由号下个月将在樟宜举行的亚洲国际海防展览及会议(IMDEX Asia)上亮相,并将与本区域其他国家海军部队进行代号“联合备战与训练”(简称CARAT)的联合演习。

  威尔克希望自由号能通过演习来进一步了解东南亚国家海军部队的运作,以及它们如何在浅海执行任务。

  如果朝鲜半岛局势持续升温,自由号是否会派遣到朝鲜临近海域?威尔克说:“这是个战略性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艘军舰很灵活,它与其他美军军舰一样,可以参与多种军事任务。”

  东南亚军事观察家赫克斯利(Tim Huxley)表示,近海战舰在新部署是两国防务关系密切的表现。他受访时说:“不论是自由号成功抵达新加坡,还是美国在20个月内派遣第二艘军舰,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美军最新型战舰 可执行非传统任务

  “自由号”近海战舰是美军最新型战舰,备有美国海军部队最先进的器材,能够执行非传统的军事任务。

  自由号指挥官威尔克中校昨天介绍军舰的装备时说,这艘近海战舰备有全数码导航系统,博福斯(Bofors)57毫米舰炮系统也能按海军人员的要求,发射出不同火力的炮弹。

  美国驻新加坡大使海大卫致词时说,近海战舰可执行的非传统军事任务。他说:“近海战舰是美军最灵活的军舰,它能执行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害救济任务,以及捍卫东南亚航道自由的行动。”

  美研发近海战舰 号称应付沿岸威胁

  自由号隶属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这支舰队负责太平洋超过1.24亿平方公里的海域。

  美国海军说,美方设计并研发近海战舰是为了要应付日益增加,在沿岸所出现的威胁。

  自由号在东南亚进行部署,尝试执行反海盗任务之前,已经有同海上快艇对峙的经验。

  威尔克播放录像,展示自由号在2010年驶入巴拿马运河时,碰到贩毒分子乘快艇潜逃的情况。获得巴拿马警方的通知后,自由号立即追赶,贩毒分子把毒品扔近海里,快艇也被激起的波浪打翻。

  威尔克说,船上的数码导航系统运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船员驾驶时无需使用纸质地图或者指南针等,这能节省许多测量的步骤,加快决策过程。

  另外,它的博福斯舰炮是先进的武器系统,经发射人员在电脑上的设置,同一个炮弹能发出不同的火力,可按情况对付空中或海面的威胁。

  这套系统每分钟可发220个炮弹,射程可达9海里(约16.7公里)。

  威尔克说:“美国海军有望朝最尖端的科技迈进。我很高兴自由号能引领美军在这方面的尝试,也希望能为东南亚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编辑:曹昆】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