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直升机迫降戈壁 机务拿背当千斤顶换发动机

2013年05月02日 09:12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马建良工作照。周冬梅摄

  今年二月,济南军区某陆航团一架直升机大修归来。

  “老惯例,我得跟上去飞几趟。”自2002年担任机务大队长以来,马建良参加了所有大修后直升机的首飞试飞任务。

  而在10年前的一次试飞中,因突发事故,43岁的马建良身受重伤,造成脊椎骨3节突出、2节错位,右臂骨折、左臂脱臼。

  “老马肯定不会再登飞机了。”有同事曾经断言。但看到一架架战鹰翱翔天际时,他心潮难平:“多少年来,我和战鹰结下了深厚感情。不能和它一起重返蓝天,便意味着背叛!”

  重返苍穹何其艰难:牵引复位椎骨、伸展练习骨折的臂骨、恢复受损神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8个月时间,马建良浴火重生,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在马建良的手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战鹰要瞄着战场飞行”。团里现有4种机型新老并存,空勤保障容不得半点儿马虎。每次飞行,他都会认真记录训练日记,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逐一列出;每年两次换季飞行,他坚持每周伴飞4天,跟班检修1天,周六周日参加伴飞备份训练。

  “直升机发动机滑油导管爆破,飞机单发迫降戈壁滩上,如不及时更换一旦起飞遭遇复杂天气,很可能导致飞机迷航。”这是让他记忆犹新的一次训练。当时,随机携带的维修工具无法满足作业之需,于是马建良的背成了千斤顶,他的手成了Z型扳手,经过16个小时的奋战,他和战友们成功完成发动机换发。这时大家才发现,他的手套被螺丝帽划破,指头上渗出的鲜血早已结成了痂。而看不见的腰伤,让他半个多月只能侧身睡觉。

  马建良有句“口头禅”:“战鹰通人性,你用多少心血去保护它,它就会用多少真情回馈你”。去年,部队赴漠北参加战役演习,一天突然狂风大作,紧接着暴雨如注,马建良赶紧带领官兵奔向野外停机坪给直升机罩篷布,别瞧他50多岁了,可动作却非常麻利,第一个爬上机背给翼旋盖布。这时,狂风扯断了地面固定翼旋的绳子,战鹰翼旋随风一扫,把老马扫下了机背,摔得浑身是泥,可他却哈哈一笑,站起身又和大家一起干起来。

  “空勤机械师的心一旦沾上铜臭,战鹰也会跟着生锈。”这些年面对多家地方航空公司的高薪聘请,马建良从不眼热:“国家和军队培养我不容易,我这个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的人,得经得起这点诱惑。”

  但有一样东西,却让马建良始终牵肠挂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人才不断档,团队战斗力才有保证。”在马建良建议下,团里开办了机械员提高班、机械师强化班,带教出120多名优秀空勤机械师。

  今年3月,马建良到了最高飞行年限,从机务大队长岗位上退了下来。当大家都以为“老马”可以“卧槽”歇歇时,他却向团党委递交了“特许飞行”的申请。原来,团里刚列装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新型武装直升机。

  “新‘宝剑’来了,咱老‘剑客’可不能退隐江湖,我还要和战鹰一起在蓝天舞出美妙的图画。”马建良说,他要帮助年轻的机械师实现新装备训练的新跨越。(李光辉 张天南)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