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揭秘1943年鲁西细菌战:日军挖开河堤投放霍乱菌(4)

2013年06月04日 13:16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百姓成片死去 村庄成无人区

  为了最大程度地传播霍乱菌,日军又乘机开展了霍乱作战的第二步,对疫区进行“讨伐”。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追逐感染的老百姓四处逃亡。老百姓跑到哪儿,霍乱就到哪儿。至此霍乱在鲁西地区大面积爆发。

  “哪个村都死人,有的都死成无人区,死光了。”刘锡文回忆,“从刘垓子镇的刘垓子村到乜园村大约十里的范围,全部无人居住。野草长得和树木一样高,以至于人死后没人埋,恶狗野狼啃食人的尸首,真是痛恨在心!恐惧在心!仇恨在心!活到现在81岁我想起来还心惊肉跳的。”惨绝人寰的灾难场面,成了人们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巨大伤痕。

  2012年9月17日,鲁西抗战纪念馆在临清市刘垓子镇开馆,大量图片和事实铁证如山。通过陆地撒播和决卫河大堤,霍乱菌在鲁西北十八县及冀南大名、曲周、永年、鸡泽、威县、清河等县猛烈蔓延开来。因传染迅速,一人得病,全家甚至四邻都难以幸免,老百姓一批一批悲惨地死去。当时正在冠县大里村的冀南区妇女干部(原鲁西专区抗联妇女部副部长)黑若仙也染上霍乱,吐泻不止,肠胃剧痛,一直闹到次日清晨,心脏停止了跳动。临清、馆陶、武城、丘县等县成为一片汪洋,遭灾总面积达960平方公里,40万吨农作物被淹没,6000户房屋被冲倒,受灾居民45万人,因霍乱、水淹、饥饿死亡32300多人。这些数字是事后由日军第四十四大队调查得到的。

  据战后日军59师团防疫给水班卫生曹长林茂美供认,1943年正是日本昭和十八年,其发动的细菌战便以“十八秋鲁西作战”为代号,不仅没有出现细菌两字,就连军方往来通信,下达命令,也全部用隐语。对配合执行作战的海陆空军官兵也严加保密,除少数高层人员外,其余官兵包括具体操作人员均不知自己所为。日军战败后,山东细菌战部队在日军大本营的关照下销毁罪证,派人携带相关资料潜回日本本土。

  1953至1955年,在我国关押的参与鲁西细菌战的一些日军上层分子和具体实施者,陆续交代了他们的罪行。日军59师团士官矢崎贤三供称,1943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奉命而决卫河堤,同时向卫河中撒了霍乱菌,利用正在泛滥的河水蔓延。然而对于当时的鲁西人民来说,绝大多数人当时并不知道,霍乱竟是日军实施的一场细菌战。

  据统计,日军在侵华期间,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细菌战。1939年,中苏蒙边境的诺门罕细菌战,导致1300多人死亡;1940年发生在浙江的鼠疫战,造成约10万人死亡;1940年,发生在湖南常德的鼠疫战,有名姓的共死亡7643人;1942年发生在内蒙临河、五原鼠疫战,死亡586人;1943年,山东卫河流域“霍乱作战”死亡人数达42.76万人。据日俘交待,1943年“霍乱作战”是五次侵华细菌战中规模最大、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细菌战。(卞文超 刘宜竞 王会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