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军区战时心理服务大队:心理战场的“特种尖兵”

2013年06月26日 17: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南京军区战时心理服务大队:心理战场的“特种尖兵”
    南京军区第102医院战时心理服务大队,为部队铸造能打胜仗的“心理盾牌”。 冯敬 摄
深入海防一线为部队官兵作心理服务。 冯敬 摄
在某航空兵部队为官兵进行心理服务。 冯敬 摄

  中新网南京6月26日电(袁兴金 高洁 朱新华)大洋深处,某潜艇已秘密潜行半月,首次参加远航的数名新战士开始精神恍惚。对此,潜艇政委处惊不变,将他们带到3D心理训练室成功完成心理疏导。

  皖北二炮某训练场,穿越火障、攀越高墙、飞跃自我等一个个心理行为训练课目惊险刺激,官兵在挑战极限中完成了心理跨越。

  浙东某海岛,数名官兵因恋情告急而苦闷不已。心理专家的一堂网络心理讲座,让数张“苦瓜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6月上旬,南京军区第102医院战时心理服务大队捷报频传:心理服务工作在三军部队全面开花结果。

  作为“全军精神医学中心”和“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南京军区第102医院依托专家密集的优势,创建了中国军队第一个“战时心理服务大队”,形成了以心理科研、心理服务、心理救援为一体的卫勤保障拳头,先后出色完成汶川抗震救灾、亚丁湾护航等重大军事行动中的心理服务保障任务。

  打造百万强大的“战斗心”

  这是一次海军陆战队某旅特战分队的丛林穿插训练,战时心理服务大队指派心理专家董波遂行保障。整整两个小时,特战分队在密林山地冒雨一路奔袭。眼看快接近指定地域,一座险峻山谷横空出世,挡住去路。

  “架设索桥,依次通过。”叶连长低声下令,突击队员们依次顺着绳索向对面山崖滑去……孰料,两名上等兵吓得面色铁青腿哆嗦,一个新战士抱着大树不撒手。

  危急关头,董波“亮剑”。在他的引导下,3人运用“气息调节法”缓释紧张情绪,并用“心理暗示法”适应战场环境。2分15秒后,3名战士自信地重回队列,搭上扣袢,沿着索桥向对面峭壁疾驰而去。

  近年来,大队率先开辟了战场应激心理干预新领域,首创了中国军队战时抑郁状态、战时强迫状态等13种战时心理伤分类诊断标准,构建了中国军队心理伤三级救护框架,为战时心理伤救治防护奠定了基础。

  战时心理服务大队大队长过伟告诉记者,他们让心理服务直通战场,用精湛的心理服务技能,给官兵塑造一颗颗强大的“战斗心”,为战斗力提升“护航”。

  2009年5月,东海舰队参加亚丁湾护航任务。在各类保障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多了一项心理服务辅导。在摇摆的护卫舰甲板上,第102医院心理专家孙剑登台开讲。如何消除长时间的航海枯燥与孤独、如何保持身心的愉悦与健康、如何克服想家的苦闷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被阐述得淋漓尽致,官兵直呼解渴。课后,孙剑又专门为护航医生和政工干部“开了小灶”,教会了他们一些实在管用的心理疏导知识。

  “感谢你们为护航官兵打造的‘心灵盾牌’,158天的护航,没有一人发生心理问题。”护航任务完成后,东海舰队专门给102医院致电感谢。

  军人的使命在战场。这个大队积极适应军队使命任务的新拓展,把参加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心理服务的主战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十几万三军勇士闻令而动,急驰灾区进行立体救援。在巨大灾难与生死考验面前,不少官兵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了救援行动。

  临危受命!第102医院组建中国军队历史上首个抗震救灾心理专家服务队,深入灾区进行心理干预。

  在重灾区平武,空降兵某部战士小王,在家时连杀鸡都不敢看,却每天都和尸体打交道,有时一天要掩埋几十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小王硬撑着,但休息时,他紧张、害怕,反复回忆掩埋尸体的场景,一吃饭就想呕,夜里时常惊醒。

  大队专家李光耀把背包搬进了小王的帐篷,教他写战地日记转移注意力,并给予药物治疗,此外还陪小王散步、慢跑,做“有氧”运动,并将小王要好的战友、班长骨干组织起来,进行俯卧撑、百米冲刺挑战赛,让小王在不断超越极限中逐渐忘却记忆伤痕。

  两天后,小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效缓解,恢复了往日的战斗作风。

  期间,他们为万余官兵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给850多名重点官兵做了心理疏导,培训心理辅导员108名,发放心理健康手册1000余册,帮助救援官兵顺利度过了心理应激期。

  科研的瞄准镜里只有战场

  时间回拨12年,战时心理服务大队专家赵汉清,在全国四处翻阅资料,惊讶地发现:中国军队南征北战数十载,战时心理伤救治防护竟是“空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俄、以等外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战时心理伤救治防护体系。巨大反差,刺激着赵汉清心中那根敏感使命“神经”: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战时心理伤救治防护体系!

  科研直通未来战场。赵汉清带领18人的心理伤服务分队,历时10年,展开了战场应激心理干预的艰难探索,先后行程2万多公里,深入67个单位,调研10多万余名官兵,撰写的《战时心理伤医学救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中国军队卫勤保障领域的空白。

  不但如此,他们始终把作战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为部队官兵编印了《战斗应激反应控制手册》,规范了《心理伤伤员卫勤工作文书》,成功研发战时心理服务车,集无线网卡、热线电话、电子心理伤票于一体,远距离对官兵进行视频会诊,如今在突发事件和重大训演练任务中被广泛应用。

  建立中国军队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因耗时长,科研难度大,一直无人问津。战时心理服务大队全体专家明白:这是战时心理服务“第一道关口”,是摆在大家面前绕不开躲不过的现实课题!

  时任医院心理科主任张理义主动请战,征召“志愿军”,开始了艰难攻关之路。他们历时10年,足迹踏遍陆、海、空、二炮、武警等全军230多个单位,覆盖各军兵种不同区域部队,对10多万名官兵进行跟踪调查,成功研发出《中国军人心理健康评估系统》。

  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张理义又大胆创新,研发成“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测评仪”,快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心理障碍分析、临战心理测试,填补了中国心理健康评估领域的空白,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这套系统已在全军180多个单位推广,南京军区专门将其列为部队装备配发至师旅团一级单位,广泛运用于新兵入伍、学员入学、执行重大任务人员选拔等心理筛查和平时官兵心理健康保障任务中。

  浏览战时心理服务大队获奖证书,记者惊讶发现,一个小小的团级单位,《全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中国军人身心健康量表》等等,共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填补了中国军队心理医学领域的100多个空白。(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