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美军深入转型 或加大作战司令部调整力度

2013年08月30日 10:4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有别于俄军“试错”式的改革方式,美军作战指挥体系调整往往以周期性的微调方式进行,这种“微调”式改革的背后,是美军在作战司令部体系建立之初就确立的“纠错”机制。

  美军的作战司令部体制始于二战时期。二战中,美军分别在欧洲和太平洋两大战场作战。总结二战经验教训,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下令美军在全球范围内设立7个临时性作战司令部。作战司令部成立的同时,美军从1946年开始实行一种“联合司令部计划”的制度,借助这一制度对作战司令部的存废、增减、职能领域和责任区边界进行经常性调整。从1979年起,“联合司令部计划”进一步发展为双年审查机制。1986年通过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则对双年度审查机制进行了强化。“联合司令部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定期调整和“纠错”机制,它避免了问题过多积累和每次调整的重大震荡。

  在这一“纠错”机制的作用下,美军作战司令部的职能、编制、责任区等一直处在调整变化中。过去67年中,美军作战司令部的体制安排至少经历了3轮较大的调整。

  《1947年国家安全法》正式确立了作战司令部体制,并规定参联会有权根据任务需求设立新的作战司令部。1958年,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力推下,美国国防部出台了《1958年国防部改组法》。该法案厘清了“总统→国防部长→作战司令部司令”这一指挥流程,明确了国家和战区指挥系统之间的指挥关系。

  1980年,美军特种部队实施了“沙漠一号”行动,旨在营救被伊朗革命卫队扣押的美国外交官,后因文职领导人直接干预,该行动惨遭失败。一系列类似事件的发生,导致美国于1986年出台《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确立了战区司令对战区内所有军种部队的作战指挥权,减少了总统与战区司令之间的指挥层次。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军对作战司令部的调整更加频繁,涉及内容更加广泛。“9·11”事件后,随着美军战略重点转向反恐,美军针对本土防御的新任务成立了北方司令部,并于2007年专门针对非洲成立了司令部,使美军作战司令部的数量增至10个。近两年,随着两场“反恐战争”走向尾声,美军作战司令部也不断调整,2011年,经过激烈讨论和反复论证,美军撤销了联合部队司令部。与此同时,各作战司令部的责任区划分、职能任务也进行了重新分配。

  纵观美军作战指挥体系的改革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其总体框架自1986年定型后,战略层级的体制保持着基本的稳定。美军的军事转型、改革或是调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如今,美军作战司令部调整已经机制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可以预见,伴随着“重返亚太”等战略的推行,以及美军作战目标和职能的转化,美军转型将进入深水区,对作战司令部的调整力度也将随之加大。此轮大规模的体系调整究竟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深入观察与思考。(军事科学院 陈学惠)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