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防核转为防常规为主 构筑防护地下长城

2013年10月21日 16: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由新华网和新华社军分社联合推出的两院院士强军梦系列访谈,将邀请众多院士谈强军,以院士个人成长经历为主线,畅谈国家和军队的变迁。本期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秀敏走进访谈间。

  核掩体最佳选址

  新华网记者:我国国防部部长常万全访美时,特意参观了北美防空司令部核掩体,大家对美国的核掩体非常关注。您认为北美防空司令部选择在科罗拉多州夏延山的隧道里,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杨秀敏:北美防空司令部是美军在战时调遣部队作战的最高指挥中心。届时,他们的总统和军队领导人都将进驻那里,一是躲避敌人的袭击,二是进行指挥。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至少进行过三次工程改造和抗核加固,主要包括延长坑道、改换隔震设施、更新通讯系统等。之所以选址在夏延山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指挥工程需要选择足够的防护层厚度。夏延山隧道岩体厚度在360~525米之间,主体上方普遍超过500米。这样的岩体厚度足以抵抗核武器来袭。

  二是岩体构造良好。夏延山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西南郊,山体肥厚,周围重峦叠嶂,有足够的地下空间修筑工程。山体由花岗岩组成,抗爆性能好。

  三是交通便利。夏延山地处美国中心,交通便利,便于后勤保障,也有利于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从附近机场或军事基地直接驱车进入指挥中心。

  一般说来,这类首脑指挥工程都是十分机密的,而美国敢于让其它国家的军事人员和媒体到那里去参观,说明他们有一种自信心,认为即使你知道该处坐标,也不敢轻易来袭,想打也打不垮,这是一种展示实力的行为。

  首脑指挥工程因泄密而报废的典型例子是伊拉克,该国在战前构筑了著名的萨达姆指挥中心,由于伊拉克南部地处平坦沙漠区域,没有山地可做依托,只好往下挖了50米深,然后横向构筑工事。按说用普通常规钻地弹要把它击毁也有一定难度,问题是它由西欧公司设计的,这些人战时把相关参数都告诉了美国情报人员,美军为此专门赶制了GBU-28重磅钻地弹。所以,萨达姆就不敢在此长驻,只好躲到家乡提克里特,最后被出卖而遭擒。由此可见,要想保住首脑指挥中心的坐标及其设计机密,就必须自己具备相应的关键技术和设计能力。

  新华网记者:像美国夏延山指挥部这样一座核掩体,它内部设施会不会像美国电影里描述的一样是一座地下城?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那里面到底有多少设施?

  杨秀敏: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南北向的贯通隧道(又称穿廊),全长1.6公里,大型车辆可以从隧道两端开进,中间经几个横向过道可以进入工程内部。进入工程前先要跨过重达25吨的大型钢质防护门,防护门密闭后即可将工程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绝。

  北美防空司令部主体由七条大型隧道组成,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最大跨度10米、高达18米。隧道内用钢板构筑了若干幢2层、3层无窗楼房,根据不同需要,划分成多个不同功能区,包含航空警戒、导弹预警、航天控制等多个部门。

  其中指挥大厅设有大型屏幕,可以实时显示各类作战态势信息,作战参谋如同在地面上指挥作战一样,相当于把五角大楼作战室搬到了地下。

  地下指挥中心还有若干附属设施,包括发电站、蓄水池、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再加上餐厅、小卖部、咖啡店等,即使关上钢门“与世隔绝”,地下储备的食物、水源和能源足可维持800人继续工作数十天。

  新华网记者:像这样的指挥防护工程能抵御什么样的外来袭击?

  杨秀敏:核武器爆炸方式有空中爆、触地爆和钻地爆三种:空爆影响范围大,但对地下工程威胁很小;触地爆影响范围小,但对爆心下方的地下工程威胁大;只有小型化的核弹头才能实现钻地爆,爆后放射性被大部封闭在地下,因而对地面影响很小,对爆心下方的地下工程威胁最大。

  北美防空司令部是按抗核触地爆而设计的,从其主体坑道的防护层厚度以及围岩特性来看,该工程能够抵御百万吨级的核武器触地爆炸作用。

  防核转为防常规为主

  新华网记者:现在世界面临着高技术局部战争,也就是信息化战争,面对新的精确制导常规武器,防护工程是否存在更难对付的新威胁。

  杨秀敏:由于核武器只能相互威慑,而在实战中很难跨越核门槛,所以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人就在改进常规武器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强独霸,连续在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发动局部战争,用以检验精确制导常规弹头以及远距离投送的战法。这给防护工程带来新威胁,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开始从防核为主转为防常规为主。

  相对二战时期的常规武器而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常规武器特点是对目标看得更清、瞄得更准、打得更狠,因而对地面建筑和浅埋工事的毁伤威力确实明显增强,但对深埋于岩体中的坑道工程而言,由于岩体具有很强的抗侵爆能力,故单弹打击时的毁伤威力增加有限。

  精确制导武器可以进行定点打击,若针对同一瞄准点使用多发钻地弹先后实施连续打击,后弹沿着前弹弹孔继续侵入,如此一发接着一发,是否能够钻到任意深度?这在防护界曾经引起过争论,防护工程到底能不能抗得住多发钻地弹重复打击?就成为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我们通过现场炮击试验发现,由于天然岩体存在节理、裂隙等软弱面,钻地弹侵入岩体后由于受力不均衡而发生偏转,后弹即使命中前弹弹孔,则其弹道轨迹都将进一步偏转,因而不会出现侵彻深度无限累加的现象。

  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多弹重复打击的毁伤深度一般不会超过单弹毁伤深度的两倍。由此可见,在多弹重复打击条件下,具有足够厚度防护层的坑道工程仍然是安全的。

  另外,坑道出入口的防护层较薄,且暴露在外,成为精确制导弹头瞄准袭击的必然目标。当发生堵口爆或口内爆炸时,空气冲击波将冲入通道,击穿防护门并危及坑道主体。如果将直通式坑口由“1”字形改造成“T”字形,前面增加的一横为穿廊,则当穿廊一端受袭时,冲击波能量会从另一端泄出,作用到主体坑道防护门上的超压值大为减低,从而可以避免一发弹破坏一条坑道的现象发生。

  为了顺利开展常规武器破坏效应规律的研究,我带着我的学生从1997年开始,决心编制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冲击爆炸模拟计算程序。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最后任务落实在当时正攻读博士学位的邓国强等人身上。

  美国有关这方面的软件不下十来个,其中也有少数简化版出口到我国,但是这些软件有多方面的限制,涉及军用的关键功能或删或限,只能拿来作学生练习题,遇到实际工程问题就算不下去,没有真正实用价值。

  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建立了武器爆炸冲击效应的计算理论框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模拟软件系统,研制了高性能计算硬件系统,从而搭建了防护工程毁伤评估的技术平台,突破了国外在此领域的技术封锁。所有常规武器的冲击爆炸效应都能进行仿真模拟,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防工程未来发展

  新华网记者:在精确制导常规武器条件下,人防工程还能发挥作用吗?

  杨秀敏:人防工程是为了战时减少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而构筑的地下工事。人防工程与国防工程相比较,抗爆能力偏低,但数量很大。现在敌人武器命中精度很高,但一般不会把人防工程作为重点目标进行袭击,否则将会遭受世界公众强烈的舆论谴责。

  在战争环境下,当敌军袭击国家重点目标时,老百姓留在地面活动或住在地面建筑中,受间接损伤的概率比较大。但若躲进地下空间内,这种危害就会下降很多。有了几米厚的岩土层阻隔,常规武器的破坏威力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到了战时,普通民众都应躲进地下人防工事里去,这比停留在地面上要安全得多。

  新世纪开始,人防系统的领导提出要求,把从地下室到地下商场的所有地下空间都纳入人防工程范畴以内,战时由人防部门统一安排,作为百姓避难、救治、疏散的公共场所,最大限度地减少民众伤亡。这种管理思路是对的。

  新华网记者:人防工程在平时防灾减灾行动中能够发挥何种作用?

  唐山地震和邢台地震的灾后调查证明,地震发生后,在同一位置上的人防工事破坏程度相对地上同类建筑降低1-2个地震烈度等级,说明地下空间比地上建筑要安全得多。汶川地震时,穿越山体的公路隧道基本完好,而隧道外的路面破坏严重,无法通行。这些都说明,地下工程的抗震性能优于地面同类建筑。

  城市地铁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或平时发生大的灾害时,地面交通必然会发生拥堵甚至阻断现象,此时地铁将成为居民疏散和转运伤病员的重要通道。所以,人防工程规范中规定,所有城市地下空间都必须与邻近的地铁线路相连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可以通过地下通道把群众疏散到城外。

  构筑坚固地下长城,结束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

  新华网记者:您在防护工程领域奋战了一辈子,我特别想听听您的梦想是什么?

  杨秀敏:纵观中国历史,我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防御性的民族,她从未主动欺负别人,却曾无数次遭受外敌的侵略和进犯,因而把筑城防御技术当做传家宝似的传承下来。如果说有梦想的话,我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从此再不受外人欺负。

  我的学生有时候也问我,我们的防护工程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的?我告诉他们:战争包括进攻、防守两种形态,有矛就有盾,整个人类战争史,一直伴随着攻者利其器、守者坚其盾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构建起保卫祖国的坚固地下长城,敌人就不敢轻易对我挑衅,这就是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伊拉克地处平坦荒漠,没有可以构筑坚固工事的地形条件,用砂土临时堆积的简易工事经不起精确制导炸弹的袭击;南联盟部队利用巴尔干山地有效保存了部队和装备实力,但因国土狭小而无法长期支撑战争,最后这两个国家都打了败仗。

  中国既不是伊拉克,我们到处都有可以构筑坚固坑道工事的山地地形,从而在敌人空袭阶段能够保存我军的反击能力;中国也不是南联盟,我们有着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敌人的远距离空中打击绝不可能使我们屈服。我们只要充分做好战备,任何外敌都不敢轻易冒犯我们,这是我们军队防护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新华网记者:您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筑城史话》,您想通过这本书表达什么想法?

  杨秀敏:我读书范围较广,尤其爱好史地游记之类的杂书。《人民防空》杂志社的社长知道我有这方面的爱好,就动员我写几篇介绍现存古城遗迹的文章,我轻易答应了,遂于2002年开辟了“筑城史迹寻踪”专栏,每月一期,想在人防系统年轻人中宣传国防知识,增加爱国情操。

  谁知此事做起来并不容易。由于杂志定期出版,稿件必须按期交付,不容作者拖延;专栏篇幅固定,文章字数有限,作者需删繁就简,常有削足适履之感;涉足本职专业之外的生疏领域,文章很难急就而成,常需查阅大量史籍,才能搞清某地历史沿革。这样勉强坚持了五年,被逼着拼凑出60篇寻踪文章。后来,百花文艺出版社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我不敢与建筑、考古等专业书籍为伍,只能归类于科普读物,遂名之为《筑城史话》。

  新华网记者: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您的文史功底很深,文笔也不像一般科技工作者那样,您是如何修炼的?

  杨秀敏:我上中学时就比较喜欢文史,考大学时本来想报北大中文系,但班主任劝我搞理工,于是报了中国科技大学。然而我一直保留着对文史的爱好,并且喜欢购买相关书籍。刚入伍时,尽管钱少,节衣缩食也要攒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书,后来工资多了,越发不可收拾。现在家中,二十四史、古典诗词、诸子百家基本买全了。

  这些书,有的随手翻看,有的仔细品读,感到很有乐趣。我认为,文史哲典籍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美德的载体,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常看这方面的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开拓思路,增长思辨能力,这对提高专业技术文章的撰写水平大有裨益。

  这些年毕业的理工科学生的文史知识相对不足,由于他们过早地接受文理分家教育,造成写文章时章法欠缺,层次不清,文字冗长。我对我的博士生写出的专业文章,都要进行反复批改、删繁就简,直到满意才准发表。

  新华网记者:非常感谢杨院士在百忙当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做防护工程一辈子,您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中国更加强大,不再被动挨打。(赵艳 张彦中 赵杰)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