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事业是信息化战争有力支撑(4)

2013年12月03日 17: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我国已掌握几乎所有类型的卫星测控技术

  新华网记者:您从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就开始参与到了我国的卫星测控事业,我们也想听听您这些年来的故事。

  李济生:我是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东方红”开始参与卫星测控事业的,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不仅在卫星的制造、发射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卫星测控方面也有很大进步。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1971年的3月3日发射第二颗卫星;1975年又发射了第三颗卫星,之后一年平均发射一颗卫星,为了准备卫星测控方案和软件,我们压力非常大,有的时候一年要发射两个不同型号的卫星,我们要不分昼夜的工作。但是现在我国一年发射20多颗卫星,大家却觉得不是很紧张,这就说明了现在的整体测控能力、多星测控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我国几乎掌握了所有类型的卫星测控技术。1984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也就是静止轨道的卫星。它并不是从地面上发射就直接把卫星送入到静止轨道的,而是先打成一个大的椭圆轨道,远地点通常在三万六千公里,近地点在200公里,而且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也不重合,都要靠地面测控系统把它逐步的调整到赤道面去,形成一个三万六千公里的圆轨道。

  第一颗同步卫星虽然是1984年发射的,但在1977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整个的测控过程、测控方案、软件都要准备,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感到很不放心。那时要想进行这种类型的卫星测控都有些提心吊胆,可是现在比这个复杂的卫星都可以控制的非常好,整个控制的技术、过程都没有问题。到目前为止,所有不同类型的卫星的测控技术我国都掌握了。

  如今我国卫星测控自动化水平也提高了很多,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各个测控站的工作人员只要监视机器运行是否正常就可以了,人的体力劳动要比以前减轻了很多。

  测控系统的可靠性也提高了,现在我们的计算机都可以稳定的运行。1971年我国发射第二颗卫星时,计算机运行起来根本不稳定。但是现在我们有100多颗卫星,长期进行24小时的监控,无论是测控站还是卫星测控中心,计算机都很稳定。载人航天可靠性要求那么高,至今都没有出现问题,这都归功于卫星测控技术水平和测控设备可靠性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测控技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

  “强军梦”离不开“航天梦”

  新华网记者:40年的卫星历程体现了中国“强军梦”的脚步。最后请李院士谈谈您是怎么看待“强军梦”的?

  李济生:我认为,建设一支能够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相匹配的军队和一个强大的国防,对于我国的安全和国家利益等十分重要。现在的国际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中国要想发展起来,要想掘起,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

  “强军梦”就是要建设这样一个和国家地位、国家利益相适应的强大的军队。要实现这一点,航天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陆海空天电,航天是不可缺少的。

  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很快,很多方面接近甚至是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还存在差距。

  比如我国还没有预警卫星、没有很高分辨率的侦察卫星、卫星测轨精度还不够高等。美国侦察卫星的分辨精度能达到0.1厘米,我国目前还做不到。

  要想强军,航天非常重要,进一步的发展航天技术对信息化作战有很大影响,航天对于信息化作战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然,航天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要实现“强军梦”,科技首先要大发展,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强军梦”。

  新华网记者:非常感谢李院士在百忙当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广大网友对本场访谈的关注。中国卫星测控事业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期待着大家的关注。谢谢大家,再见!(赵艳 王楠楠)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