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安倍安的什么心?智囊妄言南京大屠杀垂涎台湾(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06日 08:49 来源:环球人物 参与互动(0)

2012年 10 月 17日,时任自民党总裁的安倍晋三(右二)参拜位于东京的靖国神社。

  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利益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政客们不变的信条。只要环境需要,他们从来不在意改变立场。安倍晋三的对华政策,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利益。

  在安倍晋三第一次当选首相时,日本的政治家仍以世袭为主。作为“叼着金钥匙出生”的安倍晋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感。然而,此时的日本正处在长期经济衰退的折磨之中,“门阀政治”中的黑暗和腐朽被不断揭露,失望的选民对自民党政权的忍耐也已经接近极限。当时的安倍晋三曾雄心勃勃,然而,无论通过改善中日关系,还是通过技术手段刺激经济,都需要足够的时间获得成果,偏偏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日本民众已经容不得等待。仅仅一年之后,在支持率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安倍晋三以“身体原因”辞去首相职务。

  第二次当选首相后,安倍晋三表现出了对华强硬的态度。有人认为,这是第一次失败的首相生涯让他产生了反思。他意识到在今天的日本,“叼着金钥匙”已经不足以保证一名首相的地位稳固,即便是世家子弟也必须设法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务实稳健的对华外交路线,虽然有益于日本的发展,却不能给选民产生深刻的印象,只有激烈的态度才能吸引眼球。此外,在安倍晋三再次当选之前,日本的政治家无力改变经济低迷的状况,纷纷通过挑衅中国,宣传“中国威胁”来进行政治投机,因此日本社会中对华敌视的态度抬头。此时,安倍晋三打出反华牌,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借此表明自己更加鲜明的“鹰派”形象,以获得更多支持。据外媒评论,安倍很有可能是以放弃对华外交为代价,来为其推进“安倍经济学”,进行日本国内经济改革赢得时间。

  国际局势也是安倍晋三转变态度的原因之一。刘江永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美国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现在看来虽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却为日本、菲律宾等一些国家释放了错误的信号,使它们认为可以借机向中国挑战。安倍晋三在看到菲律宾有这个动向之后,就想利用中国和东南亚个别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也取得‘进展’。”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