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印专家:国防工业若不大改革 印度将沦为外企仆人

2014年02月18日 14:59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由于加强本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努力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军队装备自主化的需求,所以印度国防部长期以来不得不寻求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军队所需的先进武器装备。这使得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以色列、德国的武器制造商大受鼓舞,纷纷进入印度市场并与之建立长期关系,为其提供包括飞机、坦克、火炮、无人机、装甲战车、导弹、单兵武器、潜艇等在内的几乎所有武器装备。

  Defexpo的商机

  为了在未来10年价值近千亿美元的印度防务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来自上述国家的武器制造商在2月6~8日的第八届印度国际防务展(Defexpo 2014)上纷纷亮相。用萨伯公司驻印度负责人拉尔斯·林格伦的话说,印度国际防务装备展示一个机会,可以借此了解印度在军队装备、国土安全、科研、技术、生产等方面的种种需求。

  相对于美国、法国以及俄罗斯的制造商,萨伯公司在印度防务市场上的份额还非常少。但是在今年的印度国际防务展上,萨伯公司拿到了为印度陆军提供完整电子防护系统的合同,即为印度陆军装备的轻型、中型战斗车辆、主站坦克等提供可以应对RPG、反坦克导弹、迫击炮等武器的电子防御系统。

  用市场换技术

  在过去5年里,印度一直引领着国际武器装备采购潮流,其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的武器装备总额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然而最近,由于卢比贬值,使得印度国内开始反思其长期奉行的武器进口策略,并开始推动国内研制与生产。

  印度政府一直希望军队70%的装备都从国内采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相反情况变得更为混乱。一方面印度国有的装备制造商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军队的装备需求,而外国公司则抱怨在印度境内投资手续繁琐并遭遇不公平待遇,其次是印度国内的私营公司努力参与国防工业收效甚微。据统计,印度国有装备制造商提供的武器装备,有40%无法达到军队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据印度防务专家表示,当前印度国内制造的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苏-30MKI战斗机、“鲉鱼”潜艇在内,基本都是根据国外生产许可证而在国内组装的。而一直让印度引以为傲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基本就是俄罗斯“宝石”导弹的衍生型号。

  26%是个绊脚石

  而对于国外武器制造商在印度境内投资,印度法律规定其上限为26%。这个固定使得那些热衷于进入印度市场,并愿意进行技术转让和联合研发的武器制造商在投资的时候,变得更加谨慎,有的被迫放弃了在印度境内的投资计划。这也进一步阻碍印度装备制造业走向独立的脚步。因此,印度国内一些人呼吁将外国制造商的投资额上限提高到49%,但是该说法没有得到太多支持。据来自印度工业联合会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成,国外制造商的目标是不少于51%的份额,他们在印度设立工厂除了要满足印度防务市场的需求,未来还将回购并销往其他地区。

  当然,印度法律对于外国制造商投资比例的限制,并不会阻止所的有的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设厂,如美国和法国公司仍然希望在印度投资设立制造厂。“我们愿意推进联合开发和合作生产项目,未来我们还将做出决定,向国际市场出口第三方国家生产的装备。”法国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不久前表示。此外,法国也愿意同印度共享技术成果。

  目前,印度从法国采购的6艘“鲉鱼”级常规潜艇都放在印度国内制造,而印度的中型多任务战斗机项目(MMRCA)也选择了法国的“阵风”战斗机,除此之外印度国防与研究组织(DRDO)还与MBDA法国公司签署协议联合研制短程面空导弹系统,合同价值超过60亿美元。在勒德里昂看来,这些项目都是法国和印度防务合作充满活力的标志,也证明两国间的合作正在走向深入。

  印度的担忧

  不过,印度国内也有人对此颇为担忧。据印度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表示,由于印度没有生产高端防务装备的能力,一旦外国企业进入印度,印度境内的工厂将被迫按照对方的要求与其进行合资或进行技术合作,甚至被迫充当OEM代工厂。

  印度的国防工业基础包括52家研究机构,9个国防公共部门及其所辖的39家装备制造企业,此外还有少数的私营企业,如塔塔集团(Tata)、潘集-劳埃德集团(Punj Lloyd)、拉尔森-特博洛公司(Larsen & Toubro)以及马欣德拉公司(Mahindra)等。因此有人指出,在这样的工业基础之上,如果印度政府不重新定位其国防采购政策,其国防装备进口比例将长期维持在70%以上。印度政府智囊——地面战争研究中心主任、退役陆军准将格米特·坎瓦尔分析称,除非对印度的国防工业基础进行大的改革并提升其研发与生产能力,否则印度在国际装备采购领域将长期居于不利地位,沦为缺乏话语权的“被动买家”,或与装备提供者演变为“主仆关系”。以苏联/俄罗斯为例,虽然印度根据其生产许可可以组装苏-30MKI战斗机,但是长期以来前者从来没有真正向印度转移过技术。

  近年来,印度开始从更多的国家选择采购武器装备,而不只是将眼光盯在俄罗斯,但是在同美国、以色列、英国签订购买合同时,其中仍然罕见技术转让条款。至于MMRCA项目,印度早已做出选择,但是如今依然没有同达索公司签订购买合同,虽然印度方面向法国提出了技术转让要求,但是如果迟迟不能进入执行程序,也是于事无补。坎瓦尔表示,印度在今后的武器采购合同中,必须加入技术转让协议并监督其执行,即使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也是值得的,“我们必须制定一个这样的目标:在未来的20~30年里,成为具备防务装备设计、开发、生产以及出口能力的国家之一。”(常想)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