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驻疆部队在地震灾区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图)

2014年03月27日 11:1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驻疆部队在地震灾区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图)
上图:和田军分区官兵将一批书籍送往琼库尔恰克乡结然帕塔小学。

  发生地 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

  阅读提示

  被子弟兵在地震废墟中救出的维吾尔族男孩艾合买提,又在参与救援的部队资助下完成学业,他将一颗感恩解放军的种子埋在心底。多年来,驻疆部队在地震灾区坚持开展“军民共建”“捐资助学”等活动,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子弟兵的爱民情怀。

  “当兵曾是我的理想,虽然没有遂愿,将来我的‘巴郎子’(维语‘男孩’的意思)一定让他去当兵!让孩子成为解放军那样的人。”

  琼库尔恰克乡维吾尔族小伙子艾合买提·台外库力的一番话,让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位22岁青年对子弟兵的深厚情谊。

  时间倒回11年前,一场突然而来的灾难降临在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县、伽师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巴楚县17个乡镇(场)受灾,琼库尔恰克乡是灾情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

  地震发生时,家住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五大队五小队的艾合买提,只有11岁大。在这场灾难中,小艾合买提的母亲、哥哥和姐姐被无情地夺去生命,父亲也被倒塌的房屋砸成重伤,正在学校上课的他被压在废墟下躲过一劫。当他被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来时,一颗感恩的种子从此埋在他年幼的心底。

  光阴荏苒。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如今琼库尔恰克乡地震废墟旁的几棵杨树已长成碗口粗,放学回家的孩子在树下追逐嬉戏,各族群众在这里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地震让我失去了3位亲人,是亲人解放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资助我完成学业,帮助我找到满意的工作,拥有幸福的生活!”艾合买提告诉记者,去年从喀什财校毕业的他,已成为琼库尔恰克乡粮站的会计,解放军在他上学、就业期间,给他提供了许多帮助,这份恩情让他永世难忘。

  翻阅巴楚县县志,上面翔实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为支援灾后重建,参加抢险救灾的南疆军区所属部队、武警官兵等,积极向灾区捐款,与全县6所重灾乡小学结成帮扶对子,连续11年开展“军民共建”“捐资助学”活动。如今,琼库尔恰克乡结然帕塔小学每年毕业学生120余人,不少成绩优异的孩子还考上了“内高班”。

  艾合买提就是受到过部队资助的震区贫困学生中的一员。去年底,艾合买提经人介绍认识了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努尔夏拉买提。巧合的是,她也是一位被解放军从地震废墟中救出来,并在解放军资助下长大的“幸运儿”。两人很快走到一起,艾合买提提议说,“等到咱们结婚那天,一定要请解放军当证婚人,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们的相遇、相知!”

  艾合买提对记者说,“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穿上绿色军装。可年迈父亲瘫痪在床,需要照顾。我和努尔夏拉买提商量好了,等我们有了‘巴郎子’一定要让他替我圆那个‘绿色梦’。”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