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方专家:消极军事战略指导是甲午战争重要败因

2014年03月31日 09:1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今年又是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全面失败,被迫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白银2亿多两。往事如烟,有的人已经淡忘了两个甲子前的耻辱和彻骨之痛;往事并不如烟,甲午战争失败的军事教训,永远不会如烟云一样散去,始终刻印在民族奋进、强国强军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无暇自哀”,或者仅仅“哀之而不鉴之”,必将“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征程中,尤需痛定思痛,警钟长鸣,奋发图强。为此,我们将连续刊发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专家撰写的“甲午战争两甲子的军事反思”,供读者参考。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一场不义之战。中国地广兵多,武器装备与对手不分上下,为什么反被一个国小兵少、挑起不义之战的日本打得一败涂地?军事战略指导的模糊和消极是其重要原因。

  主和派主导了战争指导权。面对咄咄逼人的战争形势,清政府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明争暗斗,在战与和等战略问题上摇摆不定,莫衷一是,战略指导极为混乱。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早有觉察,知道“口舌争辩已属无济于事”,主张急治军旅,力敌势均,认为能守而后可以言战,能战而后可以言和。光绪发布宣战谕旨,力主与敌作战。遗憾的是,以光绪为首的帝党,既缺乏军事战略的指挥能力,又没有掌握军事指导实权,他们的主战言论与战略谋划,大都成了纸上谈兵,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主和派的头子是慈禧太后和李鸿章。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奉行“以夷制夷”“外须和戎”,在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面前,完全不做军事准备,虽然在朝野舆论压力下,李鸿章也曾集结北洋舰队于黄海北部,分调陆军进援,但由于其骨子里不主战,对光绪的上谕,或置若罔闻,或阳奉阴违,或消极敷衍。由于最高统帅层主和派占上风,必然导致战略指导模糊不清,军事行动进退失据,在全局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消极避战成了实际上的战略指导。日本已制订“作战大方针”和具体实施计划,核心是消灭北洋舰队,夺取黄海、渤海制海权,控制海上运输线,进而与清军进行陆上作战。按常理说,对日本这一战略企图,清政府和李鸿章应考虑在海上主动对日出击,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进行海上决战,掌握制海权,切断其运输补给线,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主动。清政府特别是光绪皇帝也曾提出积极进攻,但在实际战争中并没有得到落实。慈禧太后、李鸿章政治上保守,军事上消极,对日军的军事进逼,采取一再退让的态度。丰岛海战后,李鸿章虽然命令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游巡迎剿”,但又一再指示“惟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要,仍盼速回”。日本联合舰队窜至旅顺、威海后,清廷惊慌失措,一方面要求“勿令一船闯入”,另一方面,李鸿章又提出“保船制敌”即保船避战的方针。这样的战略指导,最终导致战略要地丢失,战机累累错失,北洋海军乃至全部参战部队陷入消极自保局面。

  幻想倚仗西方列强遏制日本侵略野心。以武力占领朝鲜,进而入侵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切实加强战备,才可能遏制日本的侵略扩张,备战方能止战。然而作为军事总指挥的李鸿章,终日苦心焦思,不是在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而是热衷于利用外力,托请俄、英等国出面“调停”,迫使日本撤兵罢战。李鸿章在与俄、英等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轻信他们的所谓承诺,并不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意图和对日政策,幻想俄国会用“压服”办法“勒令”日本撤军。在丰岛海战前2天,还天真地致电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将来俄拟派兵船,届时或令汝等随同观战,稍壮胆气”。一味倚仗别人,不图自为,在战争中实为大忌,无疑是取祸之道。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缺乏战略防范。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努力自强,整修战备,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举国一致,上下一心,其最主要目标,就是并吞朝鲜,瓦解中国。日本之所以迟迟不敢轻举妄动,是因其国力尚未充分发展,对发动全面战争还没有准备好,而且也没有可以妄动的机会和借口。朝鲜东学党人起事后,日本视为千载难逢的良机,悍然发动战争。日本已坚定既经出兵必达目的,非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信念。而反观李鸿章却不能认识日本的侵略野心和战略企图,还迷信所谓“万国公例”,认为“我不先予开仗,谅彼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认识不清列强所奉行的强权即公理,指望日本循例不战,完全是痴人说梦,只能徒然予敌以军事先机和战略主动,使自己处于战略困境之中。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政研室主任 吴志忠)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