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日本解禁军售打破和平格局 企图牵制中国

2014年04月14日 13: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陆上自卫队装备AH-64DJ攻击直升机(资料图)

  日本众院在10号的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加入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的议案。在本月初,日本政府刚刚制定“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放宽对武器出口限制。

  虽然政府相关人士称,加入《武器贸易条约》与防卫装备转移并不矛盾,但是有舆论指出,日本当局此举令人费解。

  日本为何要不顾各方压力解禁武器出口?日本通过《武器贸易条约》有何用意?就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军事专家李克峰。

  日本解禁武器出口打破和平格局

  4月1日,日本政府经内阁会议通过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替代原“武器出口三原则”,放宽了日本对出口武器的限制,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

  李克峰指出,与国际社会其他大多数国家不一样,日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又二战的战败国。战后几十年地区和平,是因为日本被限制了,限制日本是地区和平的保证。

  现在日本开始挣脱束缚,周边国家就要考虑未来和平的格局是否会被打破。现在关注的日本一系列动态,主要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日本战后经贸做的很好。日本1976年提出“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自己,后来又追加了一些三原则以外的地区,禁止向这些地区出售武器。1981年日本国会做出了《关于武器出口问题决议》,禁止向所有国家出口武器。

  这一系列自我束缚的举措,实际上是为了增强与周边国家的信任,包括建立外交关系,发展经贸。日本从自我束缚的过程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日本现在开始松绑军售,实际上是要打破二战以来的和平的格局。

  日本解禁武器出口有牵制中国的战略目的

  日本1976年4月提出“武器出口三原则”,此后又扩大了不出口武器地区的范围。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自我约束武器的出口。

  李克峰认为指出,日本此前军工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寓军于民实现的。从六十年代一直到冷战结束,日本国内只有二十万军队,市场比较小,只能通过高补贴高价格保持生产线。

  此前日本的军工产业还有一个特点,即很多核心装备不是自主研发,而是通过许可证生产的,向日本提供技术的国家本身就不许日本出口武器装备。所以冷战前后的一段时间,日本不出口武器装备对自身是最有利的。

  日本此番解禁武器出口的一个目的,就是增强产业基础。现在随着四代装备的发展,高成本高投入的办法无法维持。比如说F-35的开发项目,实际上是多国合作完成的,美国主导,多国投资,其中日本占了很大比重。一方面分担开发经费,另一方面许多技术是互用的。

  另外,日本解禁武器出口是有战略目的的。此前日本出口武器便特别针对的东南亚地区,比如向印尼出口巡逻艇等。

  此次日本修改新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特地取消了“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原则,此项修改主要是指向越南。换句话说,日本第一轮军售就瞄准了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日本向这些国家提供装备、资源,企图以此牵制中国。

  日本通过加入条约推进军售解禁

  日本众院本月10号通过的《武器贸易条约》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首个限制常规武器交易的国际准则。李克峰认为,日本通过《武器贸易条约》,是整个解禁工作必备的一环。

  从目前看,日本解禁军售是采取了老鼠搬家的办法。未解禁军售之前,日本通常是先做了再说。2006年向印尼提供巡逻艇,在非洲向韩国军队提供子弹等,都突破了原三原则的限制。

  作为战败国,日本要解禁军售,打破地区格局,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日本把整个解禁过程切碎,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日本4月1日修改了“武器装备转移三原则”,先摆脱战败国的身份。第二步,日本众院4月10日通过《武器贸易条约》,这个条约实际上是西方国家限制中俄的武器条约。日本企图通过此举,使自己从西方阵营的战败国,转变成西方国家的战胜者。(记者 朱西迪)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