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13集团军某团转训风:睡觉也是打仗 非练不可

2014年04月17日 10:3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3月下旬,陆军第13集团军某团一场实兵演练不同以往:指令下达不再打提前量,战术演练不设观礼台……该团领导介绍说,他们严格按照战斗力标准组织“考、比、拉”,坚决把训练场上习以为常的“花架子”揪出来,逐人逐项抓整改,力求训练和实战一体化。

  战场上哪来的“开饭时间”

  “每班各派两人前往3号区域领取伙食,其余人员保持战位,注意警戒!”3月23日中午,七连电台兵张汝亮迅速将“开饭”的指令传达给各班。

  “过去演练,一到开饭时间,原本剑拔弩张的阵地上就习惯性地松懈下来,锅碗瓢盆稀里哗啦,三五成群聚成一桌……打仗能这样吗?战场上哪来的‘开饭时间’?”该团政委刘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见惯不怪的现象。

  战斗可能在任何时间打响。3月23日的战备拉动中,记者看到,在长距离机动后,部队迅速完成了全部车辆、装备的伪装,上千官兵遁形密林之中,全时段保持作战状态,伺机待发。

  风起,不见烟火,但闻饭香。各作战单元在接到“领取伙食”的指令后,迅速调整战斗部署,依次派出人员取回伙食,在伪装地域分散就餐,整个就餐过程阵地上依旧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睡觉也是打仗,非练不可

  夜色降临,记者却寻不到过去整齐划一的野营村。

  “瞧,都在芦苇深处!”顺着刘政委的指引,记者看到:官兵们采取了就地伪装、零散宿营的办法。拨开茂密的芦苇丛,每隔数十米,就会看到三五个单兵帐篷藏身其中。

  一切从实战出发,很多习以为常的传统思维就不攻自破。过去,该团野外宿营时爱搞“野营村”,一是为了指挥方便,能够“一呼百应”;二则片面追求“好看”。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该团党委“一班人”反思认为:宿营不是图方便、比美观,如今侦察手段愈发先进,如果还抱着传统作战思维,很可能会重蹈古时“火烧连营”的覆辙。

  记者了解到,他们结合兵种作战特点,探索分散宿营并配置火力单元,减小了大范围搭建帐篷暴露阵地的危险。

  保障不再“看锅下米”

  3月25日,该团按预定时间机动返营,与以往不同的是,几车满载单兵干粮的卡车出现在行军序列中。

  正在检查物资的保障处处长周林告诉记者,这不是计划出了错,而是为实战化训练准备的“余粮”。

  “打仗没有脚本,更不可能约好时间,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周处长回忆说,去年的一次拉动演练,在上级导调下,行军时间增加了两倍,结果他们刚到达预定地域就出现“粮草不足”。“如果再遇有意外情况,部队就得饿着肚子打仗。”回营归建时,该团领导没有放过这一看似“意外”的情况,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记者了解到,尽管这些“余粮”没有派上用场,但官兵们的实战意识却逐渐清晰:做好打仗的准备,就得从细节做起。(张 军 胡 靖 本报特约记者 彭小明)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