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美防长当面交锋引外媒热议 凸显中国军方自信

2014年04月21日 10:18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香港中评社4月20日文章,原题:哈格尔北京碰钉子?中方有话明着说

      近日,美国防长哈格尔的首次访华之旅受到广泛关注,中美防长在联合记者会上的“面对面交锋”更是引发热议。哈格尔此行领略了中国军方高层的直言和坦率,外界认为,北京向哈格尔传递的最明确信息是,中国核心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华府只有调整对华围堵策略,双方建立中美新型关系的努力才能更加顺畅。此前,哈格尔以美国防长身份三次造访亚洲,都避开了中国,所以军事交流被外界视为中美关系中的“短板”。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哈格尔本次访华,是继2011年1月盖茨访华和2012年帕内塔访华之后美国国防部长第三次访华,三年内三位国防部长相继访华,表明中美双方都期待着加强中美新型关系尤其是军事关系的意愿。

  虽然华府数次强调无意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之中选边站,但在访华之前的东盟会谈以及访问日本过程中,哈格尔却一再针对中国放出“狠话”。在4月5日抵达日本后,哈格尔先是向安倍晋三表示,欢迎日本在美日联盟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随后又向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表态,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条约》适用范围,美国反对中国用实力改变亚太地区现状。此外,哈格尔还对安倍政权修改宪法解释、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以及争取集体自卫权的努力“表示欢迎”。这一系列言辞让中方难以接受,也为哈格尔与中国军方官员的针锋相对埋下了伏笔。

  “礼貌的警告”、“面对面的交锋”、“没有让步的舌战”、“擦出火花”,成为外媒报道4月8日中国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和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与哈格尔会谈的关键词。据报道,哈格尔指责中国“没有合作、没有协商”,就单方面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警告这可能最终“引起危险的冲突”。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则极为直率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硬宣示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不会妥协,不会退让,不会交易,更不允许受到一丝一毫的侵犯”。一个小时后,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接见哈格尔时,直言哈格尔“讲话硬”,让中国人民包括他个人“十分不满意”。

  中国军方如此坦率展现与美方的分歧,此前非常罕见,所以两国军方高层这场针锋相对的摊牌,引起了全球媒体的热议。这一变化被认为是凸显了中国军方的自信,也表明了中国对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上偏袒日本、在仁爱礁问题上袒护菲律宾的不满。在七嘴八舌争论中美究竟“谁教训了谁”之余,分析家们也注意到,中美关系正从“有话好好说”向“有话明着说”过渡。

  而且,中美防长的公开交锋虽然暴露了中美分歧,但同时也反映了中美军事关系正在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何况,这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显示出了双方坦诚的态度,中方清楚表明自己的底线和决心,即美国不能触犯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要煽动盟友挑事,有助于双方加深理解、避免误判。正如一些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所说,“双方都没回避问题,这总比假装没有问题好”。

  因此,对于此次交锋,中美官方均更多从积极面看待。比如,哈格尔用“坦诚、直率对话”描述此次交锋,美国国防部官网则以题为“哈格尔感谢中国领导人的直言不讳”的文章总结其中国行。不过,中美防长的交锋也让很多人忽视了双方达成的七点共识。有分析认为,双方达成的七点共识为中美两军关系取得更大的突破奠定了基础,为中美军方近期的交流明确了方向。特别是关于“积极推进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进程,尽早取得实质成果”的共识,对双方防止发生误判、以及防止海上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更何况,哈格尔7日抵达中国,第一站便是参观中国海军的首艘航母“辽宁舰”,成为首位登上中国航母的外国人。中方安排哈格尔登上这艘象征中国军事现代化重要成果的舰艇,既体现了中国军事透明度,也表达出了与美国对话的诚意。美国主流舆论也评论说,中方这一举动堪称“前所未有”,反映了两军关系的积极进展。

  因此,有评论认为,哈格尔此次中国行所经历的握手与交锋,为中美两国新型关系注入新特色:互亮底线,有话直说。尤其是,中美双方在表达分歧时不再欲说还休、遮遮掩掩,中国更加强硬地按照自己的逻辑捍卫自身利益,美国可能也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居高临下,用他们的游戏规则指手画脚、干涉中国。而这,正是两国关系更加平等和成熟的一种表现。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