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警渭南支队政委敢啃硬骨头:一身正气站排头

2014年06月10日 10:46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全军廉政勤政先进个人、武警陕西省总队渭南市支队政委黄成,以泾渭分明、敢于担当的品行,清白做人,勤勉为政,源源不断地给部队建设注入正能量,所在支队多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支队”。

  不让感情代替原则,不让关系战胜制度,他说——

  眼里没有党纪国法,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老兵退伍前夕,黄成的舅舅打来电话,让他关照支队一名义务兵选取士官。

  在党性与亲情面前,黄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他对舅舅解释说:“符合条件,不找我也能选取;不符合条件,找我也帮不上忙。”最终,这名战士在士官选取考核中落选。

  不让感情代替原则,不让关系战胜制度。一次干部考核前后,个别人跑关系,找人打招呼。有人熟知黄成的性格,好心相劝:“适当照顾照顾,卖个人情吧。”

  “不怕手抓松,就怕脚踩空。眼里没有党纪国法,脚下就是万丈深渊。”黄成义正辞严地说。任用结果宣布,官兵一致反映:公平公正。

  不久,一位凭借优秀考核成绩顺利提职的干部,提着礼物来感谢黄成。黄成一边请他把礼物拿走,一边思考:“为什么考核成绩差的找关系,凭实力进步的干部也要感谢我?”

  他很快意识到——只有用制度给权力划定边界,才能确保权力不属于个人,营造出“工作靠实干、进步靠实绩”的良好导向。在他的建议下,支队党委结合实际,组织编印了《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严禁插手基层敏感事务的有关规定》等制度,并公之于众。

  这些规定写得清清楚楚:干部调职晋级坚持“五公开”,遴选条件、基本情况、空缺岗位、考核排名和党委研究结果一律晒在政工网上;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基层大队、中队主官和机关干部全部参与测评推荐,人人都有投票权。

  4年来,支队先后调整使用干部181名,选取士官304名,上上下下都认可。

  一切为了官兵,面对部队建设,他始终保持一个态度——

  弯腰苦干,敢啃硬骨头

  黄成上任第二天,就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前两个月,他马不停蹄跑遍所有中队,写出一份翔实的调研报告。

  这时,一份物资采购经费审批报告送到黄成面前。他掰着手指头算细账:“根据支队3年来的使用频率,应将防爆罐由3套改为1套,可以节约近10万元;防毒面具使用期限为2年,建议由50套减至10套……”

  黄成耐心地审核研究清单上的每一项设备、器材。凡是符合战斗力需求的物资,再贵也要确保数量充足。凡是对战斗力建设作用不大的物资,就算只要一分钱也得砍掉。由此,支队节省出数十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基层基础设施。

  节约不是单纯节省,而是把有限经费用在部队建设的大事上、官兵急需解决的难事上。

  2012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驻地政府前来慰问,调拨专项经费给支队常委更换车辆。黄成却想把经费用于改善官兵学习训练上。在他的坚持下,资金全部投向基层中队。

  为了官兵,黄成弯腰苦干,敢啃硬骨头。几年来,支队建设焕然一新: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基层“四项设施”建设,完成教导队训练场改造和3个中队营区整体搬迁工程;购置反恐装备2000多件,充实了12支特战分队装备;建成支队指挥中心,与地方公安指挥系统对接,全面提高部队应急处突能力。

  既要掌好舵,又要会拉纤,急难险重任务他站排头——

  “拼命三郎”第一个上,最后一个撤

  每次抢险救灾,黄成总是第一个上,最后一个撤。官兵们都称他“拼命三郎”。

  2011年9月,渭河洪水泛滥。凌晨5时,黄成率队赶到被洪水淹没的渭南开发区西庆屯村。“风大浪急,太危险了,派水性好的年轻人去吧……”“我是政委,我先上!”黄成第一个跳上冲锋舟。从天蒙蒙亮到暮色四合,他们挨家挨户搜救,把86位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区。黄成的胳膊上却满是伤痕。

  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民政部命令陕西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立即组织转运物资。黄成带着官兵,在库房里连续苦干27个小时,累得喝水都吐。中心主任马德辉这样评价黄成:“坐在办公桌前,他是政委;站在抢险救灾队伍中,他是排头兵。”

  作风靠带不靠喊。在黄成的带领下,支队先后圆满完成渭南开发区抗洪抢险、四川雅安地震救灾物资转运等急难险重任务。渭南市副市长高洁感言:“这是一支在任何时候都经得住考验的部队。”

  古人言:慈不掌兵。但黄成却用慈父般的心,赢得战士的敬重。

  上士崔运洲是名训练标兵,曾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却因为各种因素,几次与提干机会失之交臂。2012年底,他决定退伍回家,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为了挽留崔运洲,黄成一边苦口婆心给他分析个人发展前景,一边自费买回药物和营养品寄给他的父母。几天后,父亲给崔运洲打来电话:“儿子,留在部队好好干。跟着黄政委,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把基层官兵的小事当做大事抓,黄成顾了大家却顾不了小家。这几年,他与爱人两地分居。妻子任艳萍同为军人,始终默默地支持他。而女儿黄壹翎,则送了他一个昵称:“不下班的爸爸”。(记者 吴 敏 特约记者 李凌志 贺军荣)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