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志愿军特等战斗英雄邓仕均:遗体葬韩国回归未知(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6月11日 11:4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父子情:老父亲千里找儿子

  1950年3月,邓仕均所在的六十三军一八七师五五九团进驻陕西旬邑县马栏镇,主要任务是开荒种地,这期间,由于没有战事,部队暂时安定下来。

  自1932年参加红军离开家乡后,邓仕均从未忘记自己的父母和兄妹。1950年4月,邓仕均试着给千里之外的父亲邓元高写了封信,由于当时全国刚刚解放,邮路还不十分畅通,这封信辗转了数月才到达苍溪。

  突然收到邓仕均的来信,全家人欣喜若狂。18年来,亲人们一直不知他的下落,以为他早就牺牲了。谁知他不但活着,而且还当了团长,邓家顿时热闹起来,乡亲们纷纷前来串门道喜,邓元高夫妇更是激动万分,一连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邓元高决定,立即启程前往陕西看望儿子。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时的四川还没有铁路,虽然川陕公路已全线开通,可邓元高家里穷得丁当响,什么交通工具都乘不起。然而,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他去寻儿的决心。

  1950年9月中旬,50多岁的邓元高携侄儿邓仕瑶出发了,他们每人背了一个竹背篼,内装几双草鞋以及盘缠、口粮和做竹席的工具,还背了许多竹子劈成的篾条。叔侄俩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开始了艰难的寻亲之路。

  一路上,叔侄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饿了就吃点儿干粮,渴了就喝点儿泉水,困了就倒在路边睡。后来干粮吃完了,盘缠也花光了,他们就一边走一边编竹席,卖了换钱,再后来,没有篾条可编了,干脆就讨饭吃。

  邓元高逢人就讲:我儿子是红军,是解放军,驻扎在陕西旬邑县马栏镇,我们已经18年没有见面了,我就是去找儿子的。这一招还真灵,许多好心人主动接济帮助他们,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水喝,有的人还让他们借宿。

  整整18天,邓元高草鞋穿破了好多双,脚上被磨出无数个血泡,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硬是从苍溪走到了西安。

  到达西安后,叔侄俩打听到六十三军驻在三原县城,顾不上休息,又迈开双腿星夜兼程,两天走了近70公里路,终于抵达了三原,找到了部队驻地。

  时任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听了邓元高的讲述,大为感动,当即电话通知了邓仕均,并派车把叔侄俩送到邓仕均所部的驻地旬邑县马栏镇。

  当看见衣着破烂、满脸黝黑、一身疲惫且像个叫花子似的父亲时,邓仕均这个在敌人和困难面前从不低头的钢铁硬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扑通”跪下给父亲磕了几个头,父子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此情此景,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落下了激动的眼泪。

  邓仕均叫来妻子苑秀珍也给父亲磕了头,又抱起儿子邓其平,说:“这就是您的孙子。”邓元高立即抱起孙子,开心地大笑起来。邓仕均让父亲洗了澡,理了发,又给他买了好几身新衣服,带着父亲逛了旬邑县城,照了许多像。又带他到部队各个单位和部队种的地里去参观。邓元高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生还能见到儿子,儿子还当了官。他逢人便说:“我儿子是团长!我儿子是团长!”

  团聚的日子是快乐的。邓元高天天抱着宝贝孙子,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儿时的邓其平既顽皮,又可爱。每当爷爷亲他哄他,他总是用小手不停地摸爷爷的两撇八字胡:“爷爷你有胡胡,我没胡胡,你上火车给我买个胡胡来。”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邓元高千里寻子的消息传开后,邓仕均的许多领导和战友,甚至许多战士、家属都来看望老人,还把邓元高的事迹当作活生生的政治教材,编成小报、节目广泛宣传。甚至还巡回展览他穿过的草鞋、破衣服以及走路用过的棍子,以此激发广大战士的阶级感情。

  虽然在部队只有短短十几天,但这却是邓元高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由于部队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邓元高不得不含泪和儿子、儿媳及孙子告别。

  临行那天,邓元高和侄儿骑在马上,邓仕均及妻子前往送行,邓仕均再三叮嘱父亲保重身体,称抗美援朝胜利了就回家乡。邓元高则老泪纵横,依依不舍,把宝贝孙子抱着亲了又亲……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却是父子的诀别。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