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媒:日自卫队曾“不能见光” 为国民幸福忍受

2014年07月02日 09:49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日自卫队盛邀美军体验90式坦克

  7月1日是日本自卫队创建60周年纪念日,安倍内阁当天正式作出决定,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日本经济新闻》7月1日报道称,在“专守防卫”的基本理念下,日本自卫队此前将重点放在国土防卫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今后活动范围将会急剧扩大。

  报道认为,为应对安保环境的变化,日本政府决定为宪法第9条的束缚松绑,自卫队今后的活动将面临着未知领域。安倍政府借助修改宪法解释来解禁集体自卫权后,自卫队的活动将进一步进入新阶段。

  自卫队是不能见光的人?

  “在你们成为不能见光的人时,国民和日本才更加幸福。希望你们为了国家而忍受这一切”。《日经新闻》回顾称,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将自卫队称为“不能见光的人”是在1957年2月。当时,吉田茂邀请担任防卫大学第1期毕业生影集编辑委员的平间洋一等人到位于神奈川县大矶的自己家中说了这番话。当时自卫队创建即将3周年。

  “自卫队受到国民的欢迎和爱戴的事态,只能发生在日本遭受外国攻击而国家处在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受命参加救灾之时和国民陷于困境之时”,报道认为,吉田茂这句话的含义是鼓励避免引起事端。

  平间洋一回顾称:“当时整年都能听到自卫队是不能见光的人的骂声。吉田先生使用不能见光的人这个表述,是因为国民一直这么说。”据称,当时日本国民对军事存在严重过敏。即使是在自卫官子弟就读的小学,也能看到教师批评自卫队的场面,自卫队遭受的批评非常强烈。

  自卫队建立之后,设想了前苏联对日本领土的登陆进攻,精力用在了防卫能力的建立和训练上。而在日本防卫厅(现防卫省)编撰的《自卫队十年史》中,还能看到积极承担道路和桥梁建设等土木工程任务的情况。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自卫队的重要工作。

  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使得情况有所转变

  “从此之后潘多拉的魔盒就将被打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在日本被称为“防卫厅先生”的西广整辉防卫次官1990年在其卸任前的会议上这样预测。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日本派出了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帮助在波斯湾进行扫雷。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进行海外派遣。1992年自卫队又参加了在柬埔寨的联合国维和行动(PKO)。之后还参加了在莫桑比克和中东戈兰高地等地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贡献”成自卫队的招牌。

  “这很脆弱”,1992年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出台时,时任防卫厅长官宫下创平对统合幕僚会议议长佐久间一这样表示。之后,与安全保障有关的法律也是十分脆弱的状态。

  潘多拉的魔盒

  《日经新闻》回顾称,1998年8月,朝鲜发射弹道导弹令日本防卫厅大为震惊。尽管发射前就处于警戒态势,但是令人惶恐的是朝鲜发射的导弹竟然穿越了日本上空落入三陆海域的太平洋。“此前从未有过的威胁出现了”,时任日本防卫局长佐藤谦切实感受到了安保环境的变化。有观点认为,这成为日本引进导弹防御系统和信息收集卫星的契机。

  2001年由于美国遭遇多起恐怖袭击,日本自卫队再次采取行动。为了给应对恐怖袭击的外国军舰供油,日本自卫队向印度洋派出了海上自卫队的舰艇。2003年为了支援伊拉克复兴,自卫队又派出了陆军部队。

  与前苏联对峙时,日本自卫队将部署重心放在北方,现在为了应对中国和朝鲜已将重心转移到西方。《日经新闻》认为,由于中国军队在东海加强活动,东海局势处于一触即发的态势。日本自卫队的防卫范围已扩大至恐怖袭击、海盗对策和网络空间。解禁集体自卫权后,自卫队的任务将进一步增多。

  日本海上幕僚长古庄幸一元曾表示,“如今自卫队任务增多非常繁忙。在预算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自卫队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吗?”

  针对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定,中国外交部7月1日表示,日本的国家发展走向归根结底应由广大日本人民来决定。中方反对日方蓄意制造所谓“中国威胁”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日方要切实尊重亚洲邻国的合理正当安全关切,审慎处理有关问题,不得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也不得损害地区和平和稳定。 (王欢)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